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白石山寄怀杨荆州天培》
《初入白石山寄怀杨荆州天培》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千层紫气拥云浮,夹道长松径自幽。

未论青山怀谢朓,且看黄绢识杨修。

标题绝壁悬天外,名姓磨崖在上头。

若道衡阳无过雁,八行谁为寄荆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白石山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致的壮丽与幽静,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杨荆州天培的怀念之情。

首联“千层紫气拥云浮,夹道长松径自幽”,开篇即以“千层紫气”渲染出山中神秘而壮丽的氛围,紫气环绕,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接着“夹道长松径自幽”一句,通过长松夹道,营造出一条幽深的小径,暗示着探索未知的旅程即将开始,同时也预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发现。

颔联“未论青山怀谢朓,且看黄绢识杨修”,巧妙地引用了谢朓和杨修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谢朓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之美;杨修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其聪明才智著称。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不必仅仅局限于眼前的风景,更应该像谢朓一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或像杨修那样,以智慧洞察世界。

颈联“标题绝壁悬天外,名姓磨崖在上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雄伟壮观。绝壁高耸,直插云霄,如同悬挂在天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名姓磨崖在上头”则可能是指某些历史遗迹或题字,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提醒人们记住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人们。

尾联“若道衡阳无过雁,八行谁为寄荆州”,以衡阳雁阵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衡阳雁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意象,常用来比喻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衡阳没有飞过的雁群,也有人会为他将思念之情传递给荆州的朋友。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白石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友情以及自我探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南楼怀古五首

事久销沉只等闲,好将深意递相参。
舳舻宵遁谁思付,裙屐春游自笑谈。
西日瘴回迷汉沔,北风被逆上江潭。
隔城方唱招魂引,一拍殷勤至再三。

(0)

浣沙秋日五首

衣裳单薄鬓萧骚,独凭危栏首屡搔。
出壁乱云分片段,隔江飞雨见丝毫。
庭前断续蛩争响,檐外轻便蝶斗高。
多少好山俱在眼,愧无短屐共游遨。

(0)

送人游西山

抽铅点汞旧台荒,何处搜寻旧草堂。
谁见洪崖最深处,一坑泥护石中黄。

(0)

岁除思归

山栖书到多日,野渡舟横几回。
想见溪边亭上,故人待我衔杯。

(0)

赠野逸

悠悠行路雪侵头,拟出重关洗弊裘。
堤上忽逢憔悴客,背花停酒说通州。

(0)

寄云泉僧永颐

书来只说住高峰,不记松林第几重。
欲拣青峦问茅舍,秋山一样白云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