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
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
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
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
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
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桃溪老人爱花树,家在万花溪上住。
白头重入紫薇垣,官舍今无种花处。
买花不识城市途,园中看花非我徒。
画图剪綵尽成幻,空有爱花犹故吾。
吾家海榴四五株,意欲借之如借书。
自言花借不在好,仅取数尺青扶疏。
墙根老枝不盈掬,欲借真惭少妆束。
风披雨浥渐成阴,纵遣无花看亦足。
城西官陌无尘埃,呼童把送休迟徊。
花根岁暮幸勿返,还我诗逋十韵来。
此诗描绘了一位桃溪老人对花的深情与热爱,其生活与情感皆与花紧密相连。诗中老人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保持着对花卉的浓厚兴趣,即便官舍不再有种植花木之地,他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花的美好。老人以借花为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海榴”,即石榴,是老人想要借来的植物之一。他并不在意石榴是否繁花似锦,而是欣赏其枝叶的青翠与生机。老人自谦地表示,由于自己借来的石榴树根部枝条数量不多,可能在外观上显得不够华丽,但他仍然愿意接受这份简朴的礼物。他相信,即使没有花朵,这棵石榴树也能带来清新的绿意和宁静的氛围。
最后,老人邀请友人将这棵石榴树送到他的住所,并承诺在年末时归还,同时希望友人能为他写一首十韵的诗作为交换。这一请求不仅体现了老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老干百年久,从教花事迟。
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
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
谁能知我意,相对岁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