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莺老禁无音,天为红芳著意深。
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春归莺老禁无音,天为红芳著意深。
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次韵子都兄鲍庸芍药(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春天景色的诗歌,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赞美。
开篇“春归莺老禁无音”描绘了一幅春归大地,鸟鸣渐少的画面。这里的“禁”字有禁止的意思,可能是指春天到了,但由于某种原因,莺(一种鸟名)的鸣叫声听不到了,这给人以一丝哀伤之感。
紧接着,“天为红芳著意深”则表现了诗人对春色浓厚的情感。这里的“红芳”指的是鲜艳的花朵,尤其是牡丹(芍药),而“著意深”表达了上天对于这盛世美景的特别眷顾。
在“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中,“姝色”指的是美丽的颜色,尤其是牡丹之色。这两句强调了牡丹之美能够倾倒一个国家,同时诗人对这种美好怀有深深的情感,不惜重金来珍视它。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则是对春天中花朵与风的互动进行描绘。这里的“如迎如舞”形容牡丹在微风中的轻盈摇曳,而“缘风拆”可能暗示了某种无常和易逝。而下一句“不淡不深愁雨侵”,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花朵对即将来临的雨水感到不安,因为这雨水或许会损害它们。
最后,“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中,“花王”指的是牡丹,这里诗人提出要让它成为自己的伴侣。而“欲传彩笔继高吟”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用彩色的笔墨来描绘这美好场景,并且希望能够达到前辈文学家的高度。
总体来说,李洪在此诗中展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牡丹这种花卉之美的赞赏。他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悟和艺术表达上的高超技巧。
老树十百围,赤日不满影。
庙貌画鬼神,焰闪见光景。
闾里颇惊动,豚壶日叩请。
小巫口吟呀,祝奠屡折磬。
安敢议剪伐,惟恐罹灾眚。
乌雀不敢巢,繁阴实脩整。
岂有物所凭,阴奸设机阱。
吾闻夏后氏,液金铸九鼎。
窟穴尽发露,夔羊皆远屏。
自从九鼎亡,草木亦有幸。
万乘君王曾降诏,敝裘瘦马入咸秦。
太平策略三千字,天下英豪二十人。
自合乘时攀日月,如何随众走风尘。
桐庐主簿官虽小,百里之间亦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