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宇高高兔国斜,湿花飞露沁流霞。
狂来清兴不可遏,吃尽寒梅一树花。
雁宇高高兔国斜,湿花飞露沁流霞。
狂来清兴不可遏,吃尽寒梅一树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奇景与情感的激荡。首句“雁宇高高兔国斜”,以雁和兔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景象,仿佛是梦境中的天空与大地。接着,“湿花飞露沁流霞”一句,通过“湿花”、“飞露”与“流霞”的结合,展现了梦境中花朵在湿润露水的滋润下绽放,色彩斑斓如霞光,充满了生机与美丽。
“狂来清兴不可遏”则表达了诗人情绪的激昂与自由,仿佛在梦境中,他不受任何约束地释放了自己的情感,追求着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吃尽寒梅一树花”则是对这种情感释放的具体描绘,诗人似乎在梦中品尝了整个寒梅树的花朵,这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象征着他沉浸在美好与自由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在梦境中寻求自由与美好的渴望。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情感的画卷,也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
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
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
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悬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节抱归官路上,公卿送到国门前。
人间鸡犬同时去,遥听笙歌隔水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