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生春二十首·其六》
《生春二十首·其六》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

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

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0)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江路中:江边的路上。
雨移:雨后景物变化。
临浦市:靠近水边的市镇。
晴候:晴朗的天气等待时。
过湖风:吹过湖泊的风。
芦笋:芦苇的嫩芽。
锥犹短:形状像锥子一样还很短。
凌澌:流动的冰块,此处指冰凌。
玉渐融:像玉一样的冰逐渐融化。
数宗:几户人家的。
船载足:船只装载的货物充足。
商妇:商船上妇女。
两眉丛:眉头紧锁,形容忧虑的样子。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江边的路上春意已浓。
雨后,临浦市的景致变了模样,天晴时,微风拂过湖面带来和煦。
芦苇的嫩芽还很短小,冰凌如玉渐渐消融。
几家的货物已装满船只,商船上妇女的眉头紧锁似有重重心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江景的美丽,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描述,以及自然环境和人事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 这两句设问式地探寻春天的源头,并给出了答案——春天在江路之中悄然生成,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赞美和期待。

“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 这两句分别描写了雨后的湿润与晴空下的清新,通过对气象变化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感受。

“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 这两句则聚焦于早春时节中植物的萌发与冰雪的消融,通过对细微生命迹象和季节转换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的观察。

“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这两句则转向人事,描绘了一群群满载而归的船只以及忙碌中的商妇。这里通过对人物活动和表情的刻画,传递出一种生活气息和社会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江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自然与人事的交织,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发、充满希望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0)

梨花·其一

名园深锁丽长空,映户摇扉一万丛。

总使梅花开似雪,却输毬雪打和风。

(0)

蜀山道中

盘盘鸟道接峨眉,剑阁横空北斗低。

羁思不堪过夜半,万山深处一猿啼。

(0)

长沙送李十一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0)

送人赴安西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0)

塞下曲·其一

千里骅骝丈八矛,男儿画地取封侯。

黄昏塞上传烽火,一夜吹笳坐戍楼。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