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严重干旱和突如其来的狂风的诗句。诗人通过“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表达了农民在秋季辛勤劳作而收成不佳的无奈,"三时"指春、夏、秋三季的农事忙碌,"一篑"是一种量土器具,用以形象地表现出即便是微小的收获也不够补偿前期的辛劳。接着,“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则生动地描绘了干旱之极和狂风突至的景象,"地籁"是指大地裂开的纹理,"吹羊角"形容土地干裂如同吹起的羊角状;"天瓢"比喻急促而强烈的雨滴声,而"不见"则表明尽管期待着雨水,却依然渺无涯际。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和农事凄凉命运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