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阴零落豫章台,平地晴沙捲雪来。
欲访邻翁问尘迹,小园荒径长莓苔。
城阴零落豫章台,平地晴沙捲雪来。
欲访邻翁问尘迹,小园荒径长莓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豫章台周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与现今荒凉之间差异的感慨。
“城阴零落豫章台”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这里的“城阴”指的是城郭投下的阴影,而“零落”则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景色凄凉的情绪。“豫章台”,作为古代著名的建筑,现在却显得有些孤寂,这里不仅是空间上的描写,也蕴含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历史沧桑感。
“平地晴沙捲雪来”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晴朗的大地与卷起的雪景并置,增添了一份动态美。这里的“晴沙”,可能指的是阳光照耀下的细软沙土,而“捲雪来”,则是自然界中突如其来的变化,既有着季节更迭之感,也让人联想到往昔繁华已逝,如同这片雪花般易逝。
接着,“欲访邻翁问尘迹”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寻与怀念之情。这里的“邻翁”,可能是指附近的长者,或者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尘迹”则意味着时间留下的痕迹和故事。
最后,“小园荒径长莓苔”一句,则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诗人在自己的小园中,看到的是荒废的小路上长满了莓苔。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描写,也反映出了时间流逝后景物更新的自然法则,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豫章台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景色更替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思考。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西南雨气浓,林上昏月色。
寒影不随人,寥寥空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