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其七和傅岩叟香月韵》
《满江红·其七和傅岩叟香月韵》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

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

更把香来薰了月,却教影去斜侵竹。

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根老大,穿坤轴。

枝夭袅,蟠龙斛。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

一再人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

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七》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傅岩叟的“香月”韵为题,创作了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和高雅情趣的赞美。词中,辛弃疾通过对半山间的优美景色的描绘,如“吹香隔屋”、“冰霜侧畔蜂儿簇”,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他进一步通过“香来薰月”、“影去斜侵竹”的意象,将月色、香气与竹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西湖边的神仙般清冷。

词的下片,辛弃疾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梅花的根深叶茂,如同穿透大地的轴心,枝条则如龙蛇盘绕,生动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姿态。他还赞美了饮酒赏梅的乐趣,以及与友人深夜联句的情景,最后以“龙衔烛”寓意夜深人静,烛光微弱,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文人雅趣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此篇亦不失其一贯的雄浑与细腻。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秋窗阅史

幽怀阅古今,叹息因何设。

君心昧虚灵,孤臣恨难彻。

负却精诚言,向彼炎曲舌。

咸若尧舜仁,如何有兴灭。

林下秋来风,夙夜吹不竭。

(0)

邀友人寓斋小集有作

閒庭雪后玉梅春,佳日招要孰主宾。

十载鸿泥寄燕市,一尊羊酪负吴莼。

相生学佛能无欲,董子吟诗若有神。

安得普天休战伐,吾侪长作太平人。

(0)

崇效寺木假山歌

枯根郁律盘蛟蛇,之而怒茁森槎枒。

老僧题作假山看,地肺雕镂人惊嗟。

城南古寺久未到,双楸入梦攒黄花。

朅来重憩楸阴下,鼠姑烂熳团朝霞。

烟峦突兀起庭侧,藤萝罥挂如龙拿。

云是楸根初出地,閟郁厚土千年遐。

或是刘总手植树,阅世三十如风沙。

何年老干化神物,残橛留镇梵王家。

虫穿蚁齧蚀不尽,夜放光气惊麇麚。

巉岩剔透岂人力,幼舆丘壑无等差。

庐山真面豁云霭,仇池一路通褒斜。

名流对此发啸咏,目想云门存若邪。

雨零忽讶落悬瀑,昼静时复闻频伽。

帝京两遭兵火劫,古物毁夺馀瘢痂。

旃檀一炬佛灭度,金源土塑填碨䃁。

兹根晚出有天幸,壁经却免秦人煅。

富媪蕴珍不使朽,乘时启蛰烦锹把。

精气绝特宁久晦,枯蘖岂必输英华。

当今贾胡市瑰异,臭腐往往神奇夸。

负趋有力我却虑,破壁或恐飞衙衙。

敕告应真杖锡慎守卫,毋使罗浮一夕流向东海涯。

(0)

有人述南中时论谓洛阳近出魏代元氏志皆吾辈伪造忽蒙盛誉惊喜愈望小诗纪之·其三

借问南来庾子山,文章契谊定相关。

目空唐宋成前辈,倒挽狂澜八代还。

(0)

寄谢枚如潼关

才得相逢又别游,雨丝烟柳送春愁。

侬心不及黄河水,抱定潼关日夜流。

(0)

呈彝青大兄

众口称坡颍,文章弟愧兄。

知今才辨晰,论古笔峥嵘。

家学渊源在,亲年喜惧并。

庭闱同眷恋,馀事奋科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