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阅古今,叹息因何设。
君心昧虚灵,孤臣恨难彻。
负却精诚言,向彼炎曲舌。
咸若尧舜仁,如何有兴灭。
林下秋来风,夙夜吹不竭。
幽怀阅古今,叹息因何设。
君心昧虚灵,孤臣恨难彻。
负却精诚言,向彼炎曲舌。
咸若尧舜仁,如何有兴灭。
林下秋来风,夙夜吹不竭。
这首诗以"幽怀阅古今"开篇,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叹息因何设"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世间纷扰和人事无常的无奈与叹息。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未能领悟虚灵之道的"君心",暗示了对当权者缺乏明理和公正的忧虑,"孤臣恨难彻"则表达了自己作为忠直之人的孤独与悲愤。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有忠诚的言辞,也难以打动那些被私欲蒙蔽的心,"负却精诚言,向彼炎曲舌",这里的"炎曲舌"比喻的是狡诈或偏颇的言辞。诗人质疑,如果所有人都能像尧舜那样施行仁政,为何还会出现兴衰更替的世态?
最后,诗人借"林下秋来风"的形象,寓言历史长河中的风霜变换,"夙夜吹不竭"象征着历史的无情流逝和沧桑巨变,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哀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幽思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道德的坚守。
小年学诗双髻丫,每嗜险语同刘叉。
迩来懒惰谢铲削,尚觉胸次饶槎枒。
吕郎本是后来秀,笔势老树悬秋蛇。
时时相过窥底里,曹丕奚翅十倍加。
偶然远贶鸡肋集,灯前摩挲眼缬花。
织纺青红费机巧,裁剪缜密无奇邪。
又如赤子控生马,不使蹄啮驾鼓车。
我尝击节一再读,谁谓诘屈犹聱牙。
吕郎落托颇差异,举俗媱耳喧琵琶。
似闻谱系出左史,螭头曾立书黄麻。
残膏剩馥九里润,宜许文字专渠家。
明朝驱驰向翘馆,山中酒热酸梨楂。
团团岩桂月更好,点缀金粟开奇葩。
傥逢故人诘新作,扬雄老矣传侯芭。
昨宵雷电送雨来,今宵又闻天上雷。
紫电照窗银竹立,初冬有此甚异哉。
天公仁慈万物祖,阴惨阳舒时不误。
年年秋半雷收声,何乃致此非常怒。
怒非其时太重复,惊起昆虫死平陆。
天发杀机今见之,正赖贤君调玉烛。
惕然省身思过咎,是日颁书肆宽宥。
与民更始物维新,和气春熙似灵囿。
天心警戒犹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
更以仁恩苏赤子,天心转移俄顷功,化为瑞雪年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