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从空儋出,莫逐赪颜归。
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
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朝从空儋出,莫逐赪颜归。
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
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朝从空儋出,莫逐赪颜归。” 开篇描绘了主人公清晨离家,傍晚归来的情景,空儋(儋,通“耽”,耽搁)与赪颜(赪,红色,这里指面容红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
“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烹饪的炊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无烟意味着家中可能已无人在,或主人已离去。这句反映了主人公对家庭现状的无奈和哀伤。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 “堂堂”一词在这里形容时间的漫长,十六年过去,原本应是繁衍后代、家族兴旺的时期,却变成了子孙无依无靠的境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家族衰败的深深感慨。
“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最后两句,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悲观,应当顺应时势,随遇而安。这句话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以及对生活的乐观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人惟君与师,得在天地间。
蜂蚁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顾影悲余年。
平生东鲁心,皓首瞻圣贤。
上下二千载,历历观遗镌。
惜哉数墨子,想像成虚传。
十章纪大略,尽和遗山篇。
忠肠搅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归刻琊石,何□勒燕然。
乾健运元气,斗杓默回旋。
千岁生一圣,半千生一贤。
间世有异禀,天意非徒然。
皇极在人心,俗学无自得。
天意兴斯文,公独抱深识。
微言发绪馀,河汉浩无极。
士气久不振,罢软无刚风。
天意眷吾君,公独奋精忠。
雷霆不能惊,正色撄神龙。
膏泽不下流,闾阎有憔悴。
天意佑斯民,公独蕴慈惠。
春风小披拂,万物回生意。
既赋以全德,必益以寿祺。
其颜如渥丹,天意可测知。
再拜上黄堂,一洗玉屈卮。
戬谷既鼎来,何以致祝辞。
在外守麟符,十连蒙宠绥。
在内调金铉,四海无忧虞。
邦人丐公留,天子遄公归。
臞儒愿控鹤,云路从先驱。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
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
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
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
公庭日晡凫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
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
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
幼舆风度极洒洒,计然策画徒规规。
苍松奋鬣倚风啸,候雁张羽粘天飞。
君山洞庭日在眼,不复引领巴丘西。
急呼泓颖共著语,境胜颇与诗相宜。
诗成却忆梅子真,乌用一官黄绶为。
江头谁是吹笛叟,为公度此琼瑶词。
唤起群龙出平湖,属渠扶柂从东归。
《和许尉小洞庭韵·其二》【宋·王炎】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公庭日晡凫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幼舆风度极洒洒,计然策画徒规规。苍松奋鬣倚风啸,候雁张羽粘天飞。君山洞庭日在眼,不复引领巴丘西。急呼泓颖共著语,境胜颇与诗相宜。诗成却忆梅子真,乌用一官黄绶为。江头谁是吹笛叟,为公度此琼瑶词。唤起群龙出平湖,属渠扶柂从东归。
https://shici.929r.com/shici/yB9kTwDbD.html
老去颇多病,苦寒摧折之。
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
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
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
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
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
及时且行乐,花边倾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