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蟠龙山》
《蟠龙山》全文
宋 / 罗?   形式: 古风

蟠龙山名何所因,为言山作蟠龙形。

欲寻地志质诸古,适遇野老传于今。

伟哉造化巧经始,斲以斧凿初无痕。

四傍坦夷渺原隰,一径窈窕森松筠。

回旋屈曲隐头角,蓊郁葱翠含精神。

若蹲若踞玩清隐,不起不蛰司芳辰。

遥空水面素澄澈,萦若珠颗尤鲜明。

政当颔下不易夺,况复鳞逆谁敢撄。

我疑此龙蟠亦久,一日得志当求伸。

轰雷掣电掀碧汉,骧首曳尾凌青云。

会从古穴起灵霓,用作霖雨苏苍生。

岂惟厚泽沛寰宇,兼有馀润清边尘。

乃知神物终变化,肯容玩肆甘沉沦。

嗟予避寇偶居此,坐见牙璋争起兵。

张皇旗帜亘长道,考击钟鼓辞严城。

共期元恶心胆破,不待迎敌神魂惊。

何知鼠辈怙同恶,相与蚕食徒经旬。

倾囊竭箧极侈欲,戢戈橐矢寻归程。

遂令强贼愈猖獗,绝流肆毒屈生灵。

未闻改辙事更举,但得饮气潜悲辛。

龙乎龙乎速奔逸,吾将与尔俱飞腾。

直上天池最幽处,嘘风吸浪陪鹍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蟠龙山的自然景观和传说中的龙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龙这一神话生物的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伟哉造化巧经始”、“回旋屈曲隐头角”、“若蹲若踞玩清隐”,生动地描绘了山的形态和龙的姿态。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蟠龙山的地理特征,山形似龙,四面平坦,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小径,松竹茂密,龙似乎在山间盘旋,蕴含着生机与活力。后半部分则通过想象,描绘了龙可能具有的力量和作用,如“轰雷掣电掀碧汉,骧首曳尾凌青云”,展现了龙的威猛与自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雨水和滋润大地的能力。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龙能够迅速逃离困境,与自己一同飞翔,寻找一个更加宁静的地方,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也寄托了他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木兰行围即事杂咏八首·其四

黄幕高张面翠崚,筵开洒马锦云腾。

呼韩上寿寻常事,汉史嗤他太艳称。

(0)

绘韵楼

绘事奚称佳,气韵贵生动。

然实人所为,灵机出心孔。

岂如造化工,无为无不总。

时行与物生,肖翘荷天宠。

因悟六法兼,益凛三无奉。

(0)

怀柔县东叠去岁诗韵

去岁此经乾石滩,今秋一望潦水宽。

柳桥缚架又值难,昨宵待宿工就艰。

逍遥河上风人言,前秋景况今复然。

一二地方吏来跽,请罪进寸退且咫。

笑谓更不须汝曹,羽林一一雄材美。

厄鲁回人尤色喜,撇捩踊跃善行水。

牵驼驱马须臾间,轻装运毕百度理,我亦乘舟渡河已。

(0)

石槽行宫驻跸遣绪

枕上夜雨愁听阑,朝晴仍复驻征鞍。

昨来山水暴怒涨,仆从溪畔徒俄延。

已矜露处立泥泞,那更驱迫俾来前。

命人拿舟普济度,舟少指掬翻迟难。

行宫清憩亦觉逸,待众反侧无遑安。

锦云骓纵善行潦,独先安之古有言。

(0)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其三

卷幔放天色,置酒南轩中。

高花入杯影,汎作流霞红。

醉还弄池水,倒见云行空。

目送蘋点移,意识东来风。

灵机变仓猝,妙绪难尽穷。

幻作琼烟香,扑我衣融融。

清明夙沦汩,检之多愧衷。

庶几附群物,顺养怡其蒙。

(0)

晚晴落照

西日赩东山,东霞翻西宇。

有光乃无质,熻熻辉林楚。

著壁如涂赤,入水似燃炷。

树蝉益亮簧,池蛙竞鸣鼓。

须臾暮景苍,色声归静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