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四再和》
《清平乐·其四再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

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

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李之仪的作品,名为《清平乐·其四》。李之仪借用了唐代文人韩愈的《清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当时命友”表达了诗人在过去与朋友相约饮酒的情景,而“曾借邻家酒”则透露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境况,可能是因为自己无酒可饮,只得向邻居借酒。这里的“借酒”,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寂寞与求助。

接着的“旧曲不知何处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那些曾经的歌曲,如今已无从得知在哪儿回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紧接着,“梦断空思纤手”则是诗人在失去那些美好的记忆后,心中所产生的一种空虚与思念。

“却应去路非遥”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某种希望或期待的情绪,但这种情感又带着一种淡漠,因为“去路非遥”意味着距离并不远,但这是否真的代表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另有深意。

最后两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今朝还有明朝”表达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但这种期待又不免带有一丝悲观,因为“明朝”是否真的会到来,这在诗人的笔下显得并不确定。接着的“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则是对传说中的人能够将石头变成金子的嘲讽,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力的深刻认识,即便是坚硬如石的物质,在时间的长河中也终究会被消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某种期待的情绪,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其一

共有山林趣,相期问学功。

一官重此去,三径几时同。

我鬓因诗白,君颜非酒红。

从游纵有日,羸疾柰相攻。

(0)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其二

卜兆虽自古,迩来闻见殊。

一言福后嗣,百计走愚巫。

用意非流俗,惟贤毕此涂。

徐看好兄弟,玉立骋天衢。

(0)

送愚卿兼简鲁卿卓卿

逢人尽道为官去,为访名山祇有君。

屦底冲残大仰雪,笔头带得祝融云。

区区自誓王逸少,历历卧游宗少文。

归见二难应细说,恨余佳处阻平分。

(0)

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铅山尉曹马庄父二首·其一

太学声名旧,文昌荐墨珍。

铨曹略常调,幕府得嘉宾。

使檄辞南楚,安舆发故闽。

春风满行色,有赋不妨新。

(0)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其三

只道边城狱讼稀,那知亦有造空为。

不惟宽大难容止,正畏精明莫可欺。

已矣榜敲成俗吏,怀哉香火奉湘祠。

傥蒙一纸闻天奏,便是吹嘘送上时。

(0)

送邢大声宏音二首·其一

客里送行人,情钟况所亲。

絮飘吟帽雪,花杂马蹄尘。

何处为寒食,还家尚及春。

园林检校事,欠酒著诗陈。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