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凌云寺二首·其一》
《赋凌云寺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薛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0)
翻译
听说凌云寺中有青苔生长,那里的风高日朗,远离尘埃。
墙壁上云彩般的图案描绘着芙蓉,仿佛在等待诗人的如玉明月的到来。
注释
凌云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可能位于高处。
苔:青苔,一种植物,常生长在古老或阴暗的地方。
纤埃:极微小的灰尘。
芙蓉壁:装饰有芙蓉图案的墙壁。
宝月:比喻明亮的月光,也象征诗人的才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幽静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这里描述了远离尘嚣、隐藏在山林间的凌云寺,寺内长满了苔藓,显示出一派静谧与自然和融。"风高日近"四字则营造了一种秋末或冬初的景象,天气清冷,阳光淡远,而尘埃似乎也随之减少,空气更加清新。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宝月来。"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寺中某一处特定景致的描绘。"横云点染"形象地表达了云彩飘逸、轻抚过墙壁的情景,而"芙蓉壁"则可能指的是寺院内用芙蓉花装饰的墙面,或者是芙蓉盛开的墙下。最后一句"似待诗人宝月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静谧美好的期待,或许是等待一个明亮的好时光,以便欣赏这绝妙的景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建筑环境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
薛涛

薛涛
朝代:唐   字:洪度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约768~832年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猜你喜欢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四小儿曹

大耿初落落,其志竟能遂。

谁知小儿曹,而乃有大意。

(0)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九都关中

脱挽辂,衣羊裘,见天子,借前筹。

洛邑之营自周公,建都原未离关中。

山东诸人无大计,可怜欲袭重瞳智。

扼其肮,拊其背,刘敬真能知地利。

口舌得官何足病,高帝谩骂乃天性。

君不见,汉家开基四百年,齐虏之功莫与竞。

(0)

玉簟凉.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

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

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

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清光。

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

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

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

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0)

荷叶杯·其一归思

小立黄昏庭院。难见。残月又如钩。

谁怜独自拥衾裯。愁么愁。愁么愁。

(0)

齐天乐.络纬用白石蟋蟀韵

欧阳吟罢秋声赋,中庭寂无人语。

乙乙徐抽,申申不断,豆叶瓜花多处。轻拢薄诉。

恰凉月当篝,好风穿杼。

彻夜机关,晓来理就甚丝绪。清宵那堪听雨。

更凄凄切切,遥应邻杵。

去日如棱,离情似织,泪点纵横无数。回文寄与。

道天上星期,又逢牛女。谱入相思,井阑啼最苦。

(0)

桂枝香.即事

夜堂听伎。正绛帐花垂,玉炉香细。

莲炬光中,两两舞裙拖地。

忽来金雀鸦鬟小,算才堪、琐儿年纪。

栏边歌缓,油车暗里。翻然而至。便手把、金樽徐递。

似嫩叶裁衣,幽兰吹气。病起迟来问取,小名尚未。

风流京兆偏怜惜,道延年、女第如是。

珊珊可念,何如竟唤,翩来为字。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