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乏黄齑身缺衣,民艰露冕访斜晖。
祗馀恧若先忧切,那有轩然逸兴飞。
瓮乏黄齑身缺衣,民艰露冕访斜晖。
祗馀恧若先忧切,那有轩然逸兴飞。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艰难时期,身着简朴,亲自探访民众,体恤百姓疾苦的情景。诗人以苏轼的韵律创作,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勤政爱民精神的赞美。
首句“瓮乏黄齑身缺衣”,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生活简朴,衣着朴素,与民同甘共苦的形象。黄齑,即腌菜,象征着简陋的生活条件。这句诗通过物质层面的描述,展现了官员不追求奢华,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
次句“民艰露冕访斜晖”,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民众生活艰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顶着夕阳,亲临民间,了解民情,关心民生的场景。露冕,即脱下官帽,表示放下官威,与民亲近。斜晖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悲凉的氛围,强化了官员为民众奔波的形象。
后两句“祗馀恧若先忧切,那有轩然逸兴飞”,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刻敬意。他心中始终挂念着百姓的忧愁,没有丝毫的自我放纵和逸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官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与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关心民众疾苦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勤政爱民行为的细腻描绘,赞扬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官员责任和道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