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异柴桑旧,花还栗里遗。
风初吹北牖,香已满东篱。
白酒何人送,青山欲待谁。
底须到九日,采罢始成诗。
地异柴桑旧,花还栗里遗。
风初吹北牖,香已满东篱。
白酒何人送,青山欲待谁。
底须到九日,采罢始成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句“地异柴桑旧,花还栗里遗”中,“地异”暗示了地点的变化,而“花还”则强调了菊花这一自然景观的延续性,仿佛它在不同的地方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接着,“风初吹北牖,香已满东篱”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吹过窗户时带来的清新香气,以及这香气如何弥漫至东边的篱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白酒何人送,青山欲待谁”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思念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想象着有人送来白酒,而他正站在青山之侧,等待着什么或期待着什么,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深情。
最后,“底须到九日,采罢始成诗”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咏菊。诗人并不需要等到重阳节(九日)才去采摘菊花,而是随时都能感受到菊花的魅力,并将其化为诗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
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