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当门细柳,见行客、似依依。
记檀板徵歌,金尊唤酒,翠绕香围。芳菲。
舞腰倦倚,正三眠三起泥人时。
消得天涯别恨,渭城一曲新词。凄其。花月旧情非。
烟穗只低垂。叹寻春年少,何人解忆,当日颦眉。
禁持。峭风暗剪,便章台瘦尽有谁知。
指点黄昏院落,暝鸦飞上空枝。
怪当门细柳,见行客、似依依。
记檀板徵歌,金尊唤酒,翠绕香围。芳菲。
舞腰倦倚,正三眠三起泥人时。
消得天涯别恨,渭城一曲新词。凄其。花月旧情非。
烟穗只低垂。叹寻春年少,何人解忆,当日颦眉。
禁持。峭风暗剪,便章台瘦尽有谁知。
指点黄昏院落,暝鸦飞上空枝。
这首《木兰花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柏乡店舍前的姿态,充满了情感与意境。
“怪当门细柳”,开篇即以“怪”字引出对柳树的独特观察,暗示其不同于寻常的景象。接着,“见行客、似依依”,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仿佛它在向过往的行人表达不舍与依恋。
“记檀板徵歌,金尊唤酒,翠绕香围”,回忆起往昔的欢聚场景,檀板轻敲,歌声悠扬,金樽满溢,翠袖环绕,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芳菲。舞腰倦倚,正三眠三起泥人时”,进一步描绘柳树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情态,如同女子的舞姿,既展现了生命力的蓬勃,又蕴含着淡淡的疲惫与依恋。
“消得天涯别恨,渭城一曲新词”,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送别的场景相联系,表达了离别之痛,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凄其。花月旧情非。烟穗只低垂”,在花月之下,旧日的情感似乎已不再,只有低垂的烟穗,象征着哀愁与失落。
“叹寻春年少,何人解忆,当日颦眉”,感叹那些曾经寻春的年轻人,又有谁能够理解他们心中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和对眉头紧锁的回忆。
“禁持。峭风暗剪,便章台瘦尽有谁知”,面对无情的峭风,柳树被剪裁得瘦削,但这种变化又有谁知道呢?这里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指点黄昏院落,暝鸦飞上空枝”,最后以黄昏时分的院落和飞上空枝的乌鸦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给人留下深思的空间。
整首词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生百态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