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攒点鼓初停,禁柝犹传第四声。
不省人閒一回夜,如何天上两般更。
书生持被苦无寐,圣主求衣率未明。
惭愧论思真忝窃,何时边徼尽销兵。
金门攒点鼓初停,禁柝犹传第四声。
不省人閒一回夜,如何天上两般更。
书生持被苦无寐,圣主求衣率未明。
惭愧论思真忝窃,何时边徼尽销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夜晚无法入睡,思虑重重的境况。"金门攒点鼓初停,禁柝犹传第四声"表明深夜已过,但军中号角与禁令的声音依旧回荡,显示出战事紧张的氛围。
"不省人閒一回夜,如何天上两般更"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不解何时才能换来一夜安宁,而星辰变幻,似乎在提醒世间纷争无常。
"书生持被苦无寐,圣主求衣率未明"反映了士人的困顿,以及对统治者的期盼。诗人作为读书人,躺在被窝中难以入睡,而所谓的圣主(指君主)却急于求取和平之衣,但天色尚未亮,暗示希望还未到来。
"惭愧论思真忝窃,何时边徼尽销兵"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与对未来和平的渴望。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同时也在思考何时才能真正消弭战争。
整首诗通过士人的夜不能寐,反映出战乱年代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广厦岂不乐,何事驾飞舻。
意惟悉民隐,遑问历道途。
淮扬皆巨郡,地本号饶腴。
居人百万家,土狭滨众湖。
禾麦苟不登,老幼日待餔。
恩意宜渥沛,拯济留天储。
实惠布州邑,远迩均有无。
谆谕严再三,毋徒饱吏胥。
茅屋有起色,比户充黍稌。
愿兹瘠壤农,皞皞跻唐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