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芙蓉.本意》
《梦芙蓉.本意》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词  词牌: 梦芙蓉

背灯敧凤枕。见一珠秋弄,水裙风鬓。

露华无力,飞下珊珊影。

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

小立空塘,怨红衣半卸,消受夜凉紧。

脉脉鸳鸯暝正稳。乍莲房、粉坠惊初醒。

香重烟轻,愁绝共幽映。五更魂魄冷。

吟断锦云休讯。

捐佩疑寒,更凌波恐湿,塘外晓风阵。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水中荷花的梦幻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荷花在月光下的静美与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背灯敧凤枕"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仿佛是梦境中的场景。"见一珠秋弄,水裙风鬓",生动地描绘了荷叶随风摆动的姿态,如同秋夜中跳跃的明珠,充满了动态之美。

接着,"露华无力,飞下珊珊影",通过露珠轻轻滑落,映照出荷叶的倒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微光闪烁,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意境。

"小立空塘,怨红衣半卸,消受夜凉紧",诗人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表现了荷花在夜晚的凉意中显得有些哀怨,花瓣半落,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脉脉鸳鸯暝正稳",描绘了鸳鸯在夜晚的平静中相依相偎,与荷花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和谐与温馨。"乍莲房、粉坠惊初醒",荷花突然间掉落的花瓣,惊醒了沉睡的自然,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

"香重烟轻,愁绝共幽映",香气与轻烟交织,愁绪与幽暗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忧郁的氛围。"五更魂魄冷",五更时分,寒气袭人,仿佛连魂魄都感到寒冷,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凄清与孤寂。

最后,"吟断锦云休讯",诗人通过吟诵,表达了对这美丽而又哀愁景象的深深感慨,却无法言说,只能让思绪如锦云般飘散。"捐佩疑寒,更凌波恐湿,塘外晓风阵",诗人想象自己在寒冷中丢弃了珍贵的佩饰,担心在水中行走会弄湿,预示着晨曦即将到来,整个场景逐渐从梦境中苏醒,回归现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荷花在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投射,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夜宴陈氏闻鼓吹有怀南溪诸友

华筵鼓吹动春辉,入眼偏伤故旧稀。

此夜嵩华山下路,雨云何事满天飞。

(0)

余归自南京与舍弟子彦相见于清江舟中别去承寄绝句六章依韵奉答·其三

清江烟雨暗蓬蒿,城下帆樯百尺高。

自掩短蓬支病骨,不教人识旧兵曹。

(0)

余以官满赴京十一月十四日出北平顺承门赋六言绝句八首·其四

庭前苍柏树子,树上黑觜鸦儿。

四载坐眠对汝,一心冷暖相知。

(0)

豫章感事三首·其一

夜月照南营,群儿学弄兵。

纸旗来似雪,争说打围城。

(0)

古意六首·其三

閒倚白玉床,低头看深井。

铜瓶且莫下,乱我晨妆影。

(0)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其一

青壁蒙寒萼,泉流一罅开。

谁知潭水上,更自有源来。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