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这首诗是明代宗室朱高煦所作的《拟古诗》第四首,主要描述了明朝道君(可能指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的昏庸决策及其后果。诗中批评了道君沉溺于新法,背离了艺术祖宗(如唐太宗李世民的仁政),导致国事衰败。他沉迷于奢华的花石纲,修建艮岳以显豪奢,宠信奸佞,如蔡京等人,导致边防松弛,最终引来外敌入侵,骨肉相残,中原沦陷。
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历史事件,表达了对道君昏聩误国的深深遗憾和对国家遭受战乱的悲痛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讽刺和历史反思意味。
金陵古帝州,山水天下壮。
大江九道通秦淮,白头浪蹴桃花涨。
一苇不可航,倒浸钟山青。
虎石何崔嵬,高压长干城。
年年送人此离别,官柳条青几回折。
冥鸿望断三山烟,重到怜君头似雪。
呼酒凤凰台,解君金荔枝。
人生富贵岂不乐,角巾归里今奚为?
北渡秦淮水,西登石盘山。
黄鹤招欲来,心与云俱闲。
草堂只在青松里,大儿将军小儿喜。
斑斓舞彩春当筵,斫绘雕盘奉双鲤。
我歌秦淮谣,送君长淮归。
乞得闲身谢明主,千金不换秋荷衣。
莫笑囊无钱,留取百篇诗。
他年太史传循吏,观风载诵《甘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