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鹊何处声查查,夭桃一树红蒸霞。
美人忽听心自喜,卷帘遥对启窗纱。
恐惊枝上鸟,未折枝上花。
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
双鹊何处声查查,夭桃一树红蒸霞。
美人忽听心自喜,卷帘遥对启窗纱。
恐惊枝上鸟,未折枝上花。
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
这首明代诗人刘铉的《桃花双鹊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双鹊何处声查查”,以双鹊的鸣叫声起笔,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夭桃一树红蒸霞",运用比喻,形容桃花盛开如云霞般绚丽,色彩鲜艳,仿佛整个画面都因之而生动起来。
接下来,“美人忽听心自喜”,通过美人的喜悦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桃花的美好和春天的气息。她卷帘远望,期待着什么,"卷帘遥对启窗纱",动作细腻,透露出诗人对画面中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
诗人担心鸟儿受惊,“恐惊枝上鸟”,体现出对自然和谐的关怀。他并未直接采摘花朵,而是表达出“未折枝上花”的怜惜之情,暗示花开花落自有其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花任啄残应不惜,早教归信来天涯”,寓意深远,借花开花落象征着时光流转和远方的思念。诗人希望桃花凋零后,能带来远方亲人的消息,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桃花和双鹊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亭前轧轧日百舆,桥上剥剥日万屦。
莫非失脚声利然,谁复回头情性故。
子云一区二者间,讲玄之外何所关。
江山有我目迎送,鱼鸟无他心往还。
玻璃横眠苍玉立,开关不信尘敢入。
太无在上吞以胸,群有来前挫于笔。
笔端胸次患不清,一过于清天所憎。
推归玉笋头边立,送去金鳌背上行。
妾生昭君村,国色少所逮。
固羞著红紫,亦懒傅粉黛。
少时姆教严,稍稍攻组绘。
针机参太玄,线道得三昧。
坐贫姑贸迁,不就村市侩。
朅去长安游,几入未央卖。
其如主市司,所好与妾背。
一金阳不酬,翻谓索价大。
永言妾所挟,未道美无对。
犹欺西蜀锦,岂数南海贝。
厥价诚不廉,其理独何怪。
况妾所索价,似亦非分外。
售否委自然,于妾无利害。
古女不上工,肯犯出阃戒。
追思妾初谋,轻发良独悔。
雅负倾城姿,来为倚市态。
人得贱视之,自是妾之罪。
浪尔逢时早,终然受命孤。
性便行所独,物忌与之俱。
巢许耳难浼,夷齐肠莫污。
十分要相称,太素可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