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绕金堤,灵台亦寄栖。
诗来燕馆北,人在楚江西。
霜落鲈应上,沙寒雁更啼。
所思同剡水,须到武阳溪。
海子绕金堤,灵台亦寄栖。
诗来燕馆北,人在楚江西。
霜落鲈应上,沙寒雁更啼。
所思同剡水,须到武阳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首句“海子绕金堤,灵台亦寄栖”,以“海子”象征广阔的思绪与情感,金堤则寓意稳固与坚韧,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定。灵台寄栖,则是心灵的寄托之处,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来燕馆北,人在楚江西”,通过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隔两地,却心意相通的情景。燕馆北与楚江西,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点,但诗与人的心却跨越了距离,紧密相连。
“霜落鲈应上,沙寒雁更啼”,这两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霜降、鲈鱼、雁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鲈鱼上桌,雁声凄厉,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怀念。
最后,“所思同剡水,须到武阳溪”,诗人将思念之情比作剡水与武阳溪,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剡水与武阳溪,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是情感上的寄托,象征着无论距离多远,心始终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作品。
清羸将家子,苦节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钱君亦无。
下滩船自急,闻雁日将晡。
行爱青山口,人烟事网罛。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人知何晏宅,近住白杨头。
车马不还往,诗书多蓄收。
风庭吹落叶,霜树立鸣鸠。
颇与市朝远,闭门凡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