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
《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

应有未眠人,泠然发深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日没浮图昏,遥钟出烟岭”的开篇,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寺庙周围的静谧氛围。夕阳西下,寺庙在昏暗中显得更加庄严,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穿透了缭绕的烟雾,传入山岭之间。这钟声不仅唤醒了寂静中的自然,也触动了那些尚未入眠的人的心灵。

“应有未眠人”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在如此宁静的时刻,仍有人无法入眠,或许是因为对这钟声的感悟,或许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思绪。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泠然发深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钟声的响起,不仅仅是对外界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内心深处的触动,引发了一种深刻的反思。这里的“泠然”,既形容了钟声的清冷悠远,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净化。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思考与反省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综上所述,这首《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并通过钟声这一意象,引发了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九月一日游昭亭

山色江光带近郊,道旁杨柳舞寒条。

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白下桥。

千里客游仍暮景,异乡人事又今朝。

老来未遣登临懒,尽醉东家绿玉瓢。

(0)

渔家傲

听说娑婆无量苦。为君一一分明举。

风俗淫邪人跋扈。多囹圄。命终未免沉冥府。

检点恶名看罪簿。因兹惹起阎罗怒。

炉炭镬汤烧又煮。争容汝。自家作业非人与。

(0)

挂金索

养元初。心猿意马牢栓住。六贼尽、不曾贪图。

杳杳冥冥,昏昏默默处。湛湛澄澄,性停命住。

(0)

贺圣朝

一理无今无古,此心何喜何嗔。无相乃为真相。

色身即是法身。不消一句半句,活得千人万人。

咦,这里便是到头,何须只管翻身。

(0)

西江月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分身各自拟深藏。

半路再遣萧郎。夫为无衣裹体,妻因水浸衣黄。

丙丁甲乙有形相。刚遣令合阴阳。

(0)

寄赠蓝田王辟寺丞

蓝田名冠古京华,诗匠移风更可誇。

解使射生人改业,能令逐熟客安家。

韩文公记存厅壁,王右丞居对县衙。

见说偷闲偏往处,悟真寺最好烟霞。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