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泮水荷香》
《泮水荷香》全文
清 / 柳学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湖莲水泮,气味夺芹香。

似放濂溪种,应分大士芳。

至人禋祀地,君子溯洄方。

最是扶舆力,馨闻直荐王。

(0)
鉴赏

此诗《泮水荷香》以细腻之笔描绘了泮水之畔荷花盛开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一湖莲水泮”,开篇即点明地点,以“一湖”概括整个水域,以“莲水泮”描绘出湖面被荷花点缀的美景,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次句“气味夺芹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荷花香气的独特与浓郁,超越了普通的芹草香气,展现出荷花独有的魅力。

接着,“似放濂溪种,应分大士芳”,诗人借用了濂溪(周敦颐)和大士(观音菩萨)的典故,暗示荷花不仅自然生长,更蕴含着高洁的道德品质和慈悲的精神,如同濂溪的学问与大士的慈悲一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至人禋祀地,君子溯洄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荷花与至人(道德高尚的人)、君子(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荷花所象征的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向往。同时,“禋祀地”和“溯洄方”也暗含了对传统礼仪和道德追求的尊重。

最后,“最是扶舆力,馨闻直荐王”,诗人以“扶舆力”比喻荷花的力量,不仅指其自然生长的力量,更寓意其对社会、对人心的正面影响。而“馨闻直荐王”则表达了对荷花香气的推崇,认为其香气可以直达帝王,象征着荷花的美德能够广泛传播,影响到社会的最高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泮水荷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颂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柳学辉
朝代:清

柳学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凤山县人。生员。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猜你喜欢

杂题九首·其五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

(0)

白菊杂书四首·其四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0)

上方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

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

(0)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其十七

行乐溪边步转迟,出山渐减探花期。

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凭人折去时。

(0)

美刘太保

常爱鲁仲连,退身得其趣。

不知鸱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摇曳,鸿鹄无低翥。

万里天地空,清飙在平楚。

藏名向宠节,辞疾去公务。

夜尽醉弦歌,日高卧烟树。

岂嗤生前乐,千载自垂裕。

论道复论功,皆可黄金铸。

(0)

秋中野望寄舍弟绶兼令呈上西川尚书舅

忧来思远望,高处殊非惬。

夜露湿苍山,秋陂满黄叶。

人随雁迢遰,栈与云重叠。

骨肉暂分离,形神遂疲薾。

红旌渭阳骑,几日劳登涉。

蜀道蔼松筠,巴江盛舟楫。

小生即何限,简诲偏盈箧。

旧恨尚填膺,新悲复萦睫。

因求种瓜利,自喜归耕捷。

井臼赖依邻,儿童亦胜汲。

尘容不在照,雪鬓那堪镊。

唯有餐霞心,知夫与天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