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
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
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激发的诗意和对险峻之处的一种眷恋。"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则是通过对比衬托描绘出山色与湖光相互映照的美丽画面,以及自然景物间的和谐共生。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中,“闲花”指的是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之花,它们随风而落,填满了诗人的书卷;“戏鸟”则是那些在自由自在地嬉戏着的鸟儿,它们低飞时被细长的柳枝所阻挡。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氛。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表达了诗人选择山居生活已经有很长时间,且现在已经是汉室江山的时代(这里指的是唐朝)。这句话既展示了诗人的时空观,也反映出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选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归隐自然的生活理想。
古寺一声磬,烟开见清泚。
生平湘上吟,今到湘山里。
湘水入海流,湘源浚自此。
漓水走东南,两界注飞矢。
不踏五岭云,空骇七泽水。
颇闻祭川者,河源先海委。
兹行探其本,乾坤一掌指。
湘山连衡山,千里犹尺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