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蚱蜢形》
《论蚱蜢形》全文
宋 / 贾似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头大肩尖腿脚长,秀钉模样最难当。

侧生身分高而厚,斗到秋深赢满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ùnzhàměngxíng
sòng / jiǎdào

tóujiānjiāntuǐjiǎochángxiùdīngyàngzuìnándāng

shēngshēnfēngāoérhòudòudàoqiūshēnyíngmǎnchǎng

翻译
头部硕大肩膀尖锐腿部修长,这样的形象最为独特。
侧身而立,地位尊贵且体态丰厚,直到秋天结束都能赢得全场的赞赏。
注释
头大:头部硕大。
肩尖:肩膀尖锐。
腿脚长:腿部修长。
秀钉模样:独特的形象。
最难当:最为独特。
侧生:侧身而立。
身分高而厚:地位尊贵且体态丰厚。
斗到秋深:直到秋天结束。
赢满场:赢得全场的赞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蚱蜢的形象,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评述。"头大肩尖腿脚长"形象地刻画了蚱蜢的外形特征,头部硕大,肩部狭窄,腿部修长,显示出其独特的体态。"秀钉模样最难当"进一步强调了蚱蜢的外貌特点,如同一枚精致的铁钉,引人注目且难以忽视。

"侧生身分高而厚"描述了蚱蜢的生活习性,侧身而立,身体坚韧,暗示其生存策略和坚韧的生命力。"斗到秋深赢满场"则寓意蚱蜢在秋季这个丰收季节,凭借其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斗争精神,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词语,既描绘了蚱蜢的形态特征,又寓含了其生活哲学,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入微和对生命的理解。贾似道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此诗体现了他对于日常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文学表达。

作者介绍
贾似道

贾似道
朝代:宋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猜你喜欢

酬陈中书杨侯家赏瑞莲·其一

法自春秋著一王,不曾纪瑞到莲塘。

露盘对倚金茎小,水镜双寻玉井凉。

同样著花仍并蒂,异篷结子不分房。

会须问字求玄草,接武华风到后堂。

(0)

赵紫芝得羌村图拉余与赵山中同赋

中原闻休兵,久客问归路。

穷途倦策蹇,窘步甚脱兔。

小立候柴荆,互闯走儿女。

喜极先蹙頞,思苦旋煦妪。

触绪尽愁态,抚膝见濡慕。

诸邻稚扶老,旨畜各携具。

老瓦勇倒泻,飞觞约深注。

居者诉徵调,归者诉羁旅。

欢呼贺生还,不醉不肯住。

哂乃骊山梦,奇警在团素。

生灵果何罪,此祸竟谁与。

眼明新画轴,心折旧题处。

掩卷续微吟,玉倚亭亭树。

(0)

李白泛舟图

采石矶头捉月仙,脱靴意气尚飘然。

沈香亭北惊尘世,且惜閒身棹酒船。

(0)

钱相士邂逅灵山阁·其一

玉溪深处灵山阁,一片孤云飞野鹤。

从人索相问穷通,照破髑髅错不错。

(0)

蕨菜

春华满眼倦寻诗,蕨菜才来又赋之。

雷雨动山应偪塞,风云垂地正奔驰。

僧盘何苦分荤素,鼎食那能问瘠肥。

珍重方斋家送似,为加餐饭亦何其。

(0)

次韵昌甫寒食·其一

岁岁春深上冢时,担头挑酒纸钱垂。

横铺嫩草松间出,乱点繁花水面吹。

扶幼不知今潦倒,悼亡应叹昔追随。

夕阳雨后归来路,杜宇声频落燕泥。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