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师中的《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其一)》,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离去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气势。东海与南麾,指的是远方和边疆的地方,说明余靖侍郎受命于朝廷,从遥远的地方执行使命,显示出其职责之重要及地位之尊贵。“戎乘前驱上将威”,则描绘了他在军旅中的英勇与权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诗人通过“异俗”一词,暗示余靖侍郎所到之处文化习俗不同,但他的父亲或先辈已经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后半句“斯文更咏我公归”,则表明余靖侍郎不仅继承了家风,而且还要带回更多的文化成就。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这两句写的是朝廷对余靖侍郎的赏识与厚待。“岁时职贡”意味着按照时节应送达的贡品,而“还朱绂”则是这些贡品被归还,象征着朝廷的恩赐无边。下句“昼日恩光赐衮衣”,则更直接地表达了皇帝对余靖侍郎恩泽如同明亮的太阳一般普照。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情感。昔日与今日相比,时间过得何其迅速,而“长亭杨柳尚依依”则是对即将离别场所的一种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余靖侍郎功业的称颂和对其离去的不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