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其一》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其一》全文
宋 / 李师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0)
注释
诏:皇帝的命令。
麾:指挥的旗帜,这里指将领。
戎乘:军队。
朱绂:古代官员的红色官服。
衮衣: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依依:形容杨柳随风轻摆的样子,也含依恋之情。
翻译
皇帝的命令从东海传达给南方的将领,军队在他的引领下显示出强大的威势。
异国的风俗已经听说了父亲的到来,这次又吟唱着赞美我公归来的诗篇。
每年按时进贡归来,仍能穿着红色官服,白天里皇帝的恩惠赐予他华丽的礼服。
从过去到现在时间过得真快,长亭边的杨柳还在轻轻摇曳,似乎在依依不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师中的《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其一)》,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离去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气势。东海与南麾,指的是远方和边疆的地方,说明余靖侍郎受命于朝廷,从遥远的地方执行使命,显示出其职责之重要及地位之尊贵。“戎乘前驱上将威”,则描绘了他在军旅中的英勇与权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诗人通过“异俗”一词,暗示余靖侍郎所到之处文化习俗不同,但他的父亲或先辈已经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后半句“斯文更咏我公归”,则表明余靖侍郎不仅继承了家风,而且还要带回更多的文化成就。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这两句写的是朝廷对余靖侍郎的赏识与厚待。“岁时职贡”意味着按照时节应送达的贡品,而“还朱绂”则是这些贡品被归还,象征着朝廷的恩赐无边。下句“昼日恩光赐衮衣”,则更直接地表达了皇帝对余靖侍郎恩泽如同明亮的太阳一般普照。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情感。昔日与今日相比,时间过得何其迅速,而“长亭杨柳尚依依”则是对即将离别场所的一种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余靖侍郎功业的称颂和对其离去的不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师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思四首·其一

十年书剑任飘蓬,故国荆扉在梦中。

千里暮云山已黑,一川秋草恨无穷。

那堪流落逢摇落,不是愁中即病中。

凭寄家书问回报,斜阳江上正飞鸿。

(0)

四时宫词·其一春

紫檀别院锁春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已托焦桐传密意,却将团扇寄回肠。

柳摇台榭东风软,花压阑干春画长。

蜂蝶纷纷过墙去,只疑春色在昭阳。

(0)

咏古五首·其三荆轲

渴饮易水流,猖狂独长悲。

惜哉剑术疏,奄去靡归期。

(0)

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其二

夕阳江上系兰舟,今日相逢是旧游。

身远江湖仍恋阙,望穷霄汉欲登楼。

胸中老气凭谁识,眼底风光为我留。

千古英雄今在否,不须愁对蓼花洲。

(0)

夜会与邝载道联句·其二

十年车马到神京,汉室于今如贾生。

朝野共闻吾主圣,乾坤还见泰阶平。

越□□□皆南贡,阃外将军罢北征。

草木亦知同雨露,欲书天保献承明。

(0)

次韵答徐太守

重逢幸未鬓成丝,西水楼前驻节时。

魏阙风云劳我梦,嘉禾山水尽君诗。

催科心苦趍程急,话旧情多解缆迟。

自古男儿天下志,不妨吴越日交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