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二》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来了不知。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

(0)
翻译
湖光山色如今已这般美丽,城市的变化我们几乎难以察觉。
春天的美景如同画卷,有名的景点总是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突然想起,我们在这些地方相伴时的情景,谁能记得我们初次来到这里的情景呢?
五十四年前我还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那时的记忆中还能回想起唱闽地的歌曲。
注释
湖山:湖光山色。
春色:春天的景色。
城市:城市。
原来了:几乎难以察觉。
百五韶华:春天的全部时光。
全似画:如同画卷。
二三名胜:有名的景点。
总能诗:总是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忽惊:突然想起。
我辈:我们这些人。
相携:相伴。
谁识:谁能记得。
吾人:我们。
始到时:初次来到的时候。
五十四年:五十四年前。
弱冠:二十岁。
设盆:记忆中。
犹忆:还能记得。
唱闽词:唱闽地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历图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湖山之美和城市之繁华,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自我情感的抒发。

"湖山春色已如斯"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湖光山色交织出的一幅美丽画卷。紧接着的"城市原来了不知"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忽略和淡漠,或许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有一种超脱之感。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两句中,“百五”指的是115岁,这里可能是夸张手法,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如同一幅永恒的画卷。而“二三名胜”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的熟知和热爱,以及他对这些景致能够即兴赋诗的自信。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和陌生感。诗人与友人同游,却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让他感到有些许陌生和迷茫。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则是诗人对往事的追溯,他回想起54年前的自己,当时正值弱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现在依旧记得当年在某个场合设宴饮酒并吟唱闽南歌谣的情景。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对于青春岁月和友情的珍视之情。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诗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寻找自我和生活的意义。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元日

又闻钟鐻报新年,惟见芭蕉展贺笺。

瘠犬羸鸡相答和,衲裙龋屐尚招延。

益煎逼水城门火,未绝炊珠釜底烟。

且喜来苏春有望,聊烹茶粥当椒筵。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八十一

神女生涯原可悲,无郎孰与共安危。

途穷影只身难嫁,秦楚茫茫欲倚谁。

(0)

凤吹二十四首·其十八

佯示绝交得自由,白门春老更淹留。

匡扶每假云英力,攻取还叨赵胜谋。

一夕话教先断腕,百年身勖起从头。

图穷亦苦无他计,忍斫残枝待麦秋。

(0)

又咏七律二首·其二醉后自感

奸诈人心变幻奇,年衰岂敢与相知。

生成骏骨难谐俗,学画蛾眉不入时。

有味古书深爱惜,趋炎热客怕追随。

莫如斟酒行吾素,醉后狂言且赋诗。

(0)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其二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

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0)

冯逆犯阙,缶老来书云:聋有所闻,歌以代哭,赋此答之二首·其二

疆甸惊烽火,因民号竟诬。

谁承王氏腊,奈此霍家姝。

野老忧天压,君门感日晡。

不堪回首处,宫阙夜啼乌。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