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来了不知。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
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来了不知。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历图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湖山之美和城市之繁华,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自我情感的抒发。
"湖山春色已如斯"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湖光山色交织出的一幅美丽画卷。紧接着的"城市原来了不知"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忽略和淡漠,或许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有一种超脱之感。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两句中,“百五”指的是115岁,这里可能是夸张手法,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如同一幅永恒的画卷。而“二三名胜”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的熟知和热爱,以及他对这些景致能够即兴赋诗的自信。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和陌生感。诗人与友人同游,却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让他感到有些许陌生和迷茫。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则是诗人对往事的追溯,他回想起54年前的自己,当时正值弱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现在依旧记得当年在某个场合设宴饮酒并吟唱闽南歌谣的情景。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对于青春岁月和友情的珍视之情。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诗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寻找自我和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