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有红榴,照眼风棂迥。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
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
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
思致玉珑松,皎兮丽宫井。
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
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
喁讽独移时,鹘没天宇净。
苍崖有红榴,照眼风棂迥。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
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
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
思致玉珑松,皎兮丽宫井。
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
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
喁讽独移时,鹘没天宇净。
这首宋诗《僧庵崖上榴花》是苏籀所作,描绘了僧人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苍崖有红榴”以苍劲的崖壁为背景,突显出鲜艳的榴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照眼风棂迥”描绘了榴花映照窗户,清风拂过,景色格外明亮开阔。
“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运用比喻,将榴花比作仙鹤头顶的朱砂和猩红的丝织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色彩艳丽。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榴花与生俱来的天然之美,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表达了诗人对榴花生命力的赞美,认为它们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随后,“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通过青鸟和红色头巾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艺术的气息,暗示着榴花的灵性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借用了典故,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像古人那样借花传情的遗憾。接着,“思致玉珑松,皎兮丽宫井”将榴花与松树、宫殿的井水相提并论,寄寓了高洁和清雅的品质。
最后,“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感叹江边的偏远和蛮烟缭绕,使得诗人只能独自欣赏,而不能如洛生般吟咏传扬。结尾“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则转向僧人的生活,以枯禅之态反衬出榴花带来的生机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榴花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杏花开过尚轻寒,尽日无人独倚阑。
久别名山凭梦到,每思旧友取书看。
尘埃幸已赊腰折,富贵深知欠面团。
老去逢春都有几,一杯行复送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