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其十一李文姬》
《读史述·其十一李文姬》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文姬巾帼流,乃是女智囊。

三子返闾里,怵然暗悲伤。

鸢肩阚如虎,六尺危朝霜。

十年酒家佣,一朝归故乡。

姊弟相向哭,行道泪滂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历史中的独特角色与情感历程,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智慧与坚韧。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李文姬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她面对家庭变迁时的复杂心情。

“文姬巾帼流”,开篇即点出李文姬作为女性的非凡之处,她不仅是一位女性,更是一位智者,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乃是女智囊”,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智慧与策略,暗示她在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作用。

“三子返闾里,怵然暗悲伤”,描述了李文姬面对三个儿子回归故里的场景,内心涌起的复杂情绪。这里的“怵然”表达了她内心的惊惧与不安,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可能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不舍。

“鸢肩阚如虎,六尺危朝霜”,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李文姬的外貌特征与内在气质。鸢肩形容她肩膀宽厚有力,如猛禽般威猛;六尺危朝霜则暗示她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如同清晨的霜雪,虽短暂却坚韧。

“十年酒家佣,一朝归故乡”,揭示了李文姬曾经的艰难生活经历与最终得以返回家乡的转折。这段经历不仅展现了她的生存智慧,也体现了命运的起伏与变化。

“姊弟相向哭,行道泪滂滂”,最后以场景描写收尾,通过姊弟之间的哭泣与泪水,渲染了离别与重逢的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家族兴衰的一种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李文姬这一角色,反映了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变迁,展现了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独特风采与深刻内涵。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秀州

秀州城下水,日夜生春云。

云含秀州塔,鸟下吴江濆。

我愿乘此鸟,一见仓海君。

异人不可遇,力士难再得。

海内不乏贤,何以酬六国。

将从马伏波,田牧边郡北。

复念少游言,凭高一悽恻。

(0)

读纵囚论

国家有常典,执法尝持平。

好生原盛德,岂容民幸生。

唐宗昔纵囚,一时博美名。

放遣约自归,及期果如盟。

匪直信义孚,感格由至诚。

市恩以骫法,纪纲自此轻。

即云出恻隐,兹举难再行。

缅怀三代上,王道本人情。

(0)

过阙里

鸾辂来东鲁,先登夫子堂。

两楹成俎豆,数仞见宫墙。

道统唐虞接,儒宗洙泗长。

入门抚松柏,瞻拜肃冠裳。

(0)

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

(0)

春日田家

屋后青山门外溪,小桥遥接稻秧畦。

人家远近苍烟里,桑柘阴阴戴胜啼。

(0)

柳枝歌三首·其二

三月风和散曲尘,枝枝垂地每伤神。

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