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升沈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
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荣辱升沈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
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寄乐天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哀伤的情感。他通过对荣辱变迁、世情更替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无常的无奈。
“荣辱升沈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这里诗人用“荣辱”指代人生的起伏变化,用“升沈”形容这些变化如同潮水一般不可预测。同时,“影与身”暗示了这种变化紧密相随,如同自己的影子一样难以摆脱。“世情谁是旧雷陈”则是在问,世间的情感和事物哪些是能够长存的,这里“旧雷陈”可能指的是那些已经过去但仍然被人铭记的事物。
“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鲍叔和曾参。鲍叔是春秋时期的贤臣,以忠诚著称;曾参则是孔子的学生,以孝顺闻名。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保持自己的操守。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这里描述的是自然景象,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地的风光。“山入白楼”可能指的是山势进入了白色的楼阁之中,而“沙苑暮”则是在描绘黄昏时分的沙洲景色。接下来的“潮生沧海野塘春”则是描述着大海边潮汐的变化,以及春天在野塘(可能指的是水塘或河塘)中的情景。
最后两句“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诗人表达了面对美好景致时的复杂情感。尽管看到美丽的风景,但由于内心的哀愁,这份欣赏之乐也被不幸和哀痛所充斥。“两地”可能指的是诗人目前所处之地与他乡之间的心理距离,“各伤”则是在表达这两种地方都给了诗人不同形式的伤害,而“何限神”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无尽追问。
绿叶未幄春正迟,看看雪煖开荼蘼。
丁宁密意谢红药,掎角缓放韶华归。
一芳一菲寻版荡,更无可砥狂澜涨。
惠风迤逦索蒲葵,约束凉薰小相让。
棠梨雨褪燕脂蔫,来禽效颦相后先。
主人朝天未回鞯,软红没屦东华前。
饮湖山绿方颓玉,水绕山围南宕北。
起来却忆故园春,园中四时花木新。
诗人眉苦闲情皱,不怕天知怕天瘦。
遂令真宰妒冥搜,无人不恨古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