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州姚氏三瑞堂》
《苏州姚氏三瑞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君不见董召南,隐居行义孝且慈,天公亦恐无人知。

故令鸡狗相哺儿,又令韩老为作诗。

尔来三百年,名与淮水东南驰。

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时有。

枫桥三瑞皆目见,天意宛在虞鳏后。

惟有此诗非昔人,君更往求无价手。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苏州姚氏三瑞堂》。诗中通过描写董召南的高尚品德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赞美和追求。

“君不见董召南,隐居行义孝且慈”两句直接点出主角董召南,他是一个隐居山林之中、行为正义、孝顺父母且待人宽厚的人物形象。这种品质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理想的道德标准。

“天公亦恐无人知。故令鸡狗相哺儿,又令韩老为作诗”则透露出一种情感,即天地也担心董召南的美德不为世人所知,因此让连动物都能和睦相处,并且通过韩老(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来传颂他的善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董召南美德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尔来三百年,名与淮水东南驰。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时有”四句概述了自从董召南以来的几百年间,他的美德之名与流经江南的淮水一样广为传颂。这里表达的是对理想人格长存的希望,以及这种高尚行为在历史中不断出现的信念。

“枫桥三瑞皆目见,天意宛在虞鳏后”这两句诗指出了苏轼所处的时代,已能够亲眼目睹到姚氏三瑞堂的盛况,并且这种美好的事物似乎是上天对后人的恩赐。

最后,“惟有此诗非昔人,君更往求无价手”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首诗独特性的肯定,这首诗不像以往的诗歌,而是具有特别的价值。同时,也鼓励读者进一步寻找那些无价的艺术之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董召南和姚氏三瑞堂,展现了苏轼对于理想人格、社会美德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纸暖閤

联屏盖障一寻方,南设钩帘北置床。

侧座对敷红絮暖,仰窗分启碧纱凉。

毡庐易以梅烝坏,锦幄终于草野妨。

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

(0)

江亭晚眺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閒。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0)

春风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0)

巫峡

神女音容讵可求,青山回抱楚宫楼。

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0)

书汜水关寺壁

汜水鸿沟楚汉间,跳兵走马百重山。

如何咫尺商于地,便有园公绮季闲。

(0)

一落索·其二

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

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天上除书催早。

人瞻元老。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