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屏盖障一寻方,南设钩帘北置床。
侧座对敷红絮暖,仰窗分启碧纱凉。
毡庐易以梅烝坏,锦幄终于草野妨。
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
联屏盖障一寻方,南设钩帘北置床。
侧座对敷红絮暖,仰窗分启碧纱凉。
毡庐易以梅烝坏,锦幄终于草野妨。
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悟。首句“联屏盖障一寻方”表达了诗人对于室内空间布置的细腻考究,营造出一个既舒适又有序的环境。接着,“南设钩帘北置床”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私密空间的具体安排,南边挂着轻柔的帐幔,北侧摆放着床榻,给人以温馨之感。
“侧座对敷红絮暖”写出了室内的温暖与舒适,这里的“红絮”即红色的被褥,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温暖,也传递出冬日里的人体温度。而“仰窗分启碧纱凉”则描绘了诗人在室内仰望窗外,轻轻地推开了窗户,让清凉的风透过薄纱进入室内,与室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以下几句,“毡庐易以梅烝坏,锦幄终于草野妨”则转向了室外自然之景。诗人描述了一种随着季节变化而衰败的自然美景,毡庐(可能指的是毡制的遮阳物)因为梅花凋谢而显得破旧,而锦幄(精致的帷幕或装饰)最终也被草野所掩盖,这里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无常变化的感慨。
最后,“楚谷越藤真自称,毎糊因得减书囊”表明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点滴之美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知。在这里,楚地的幽谷、越地的藤蔓都成为了诗人的自在宣言,而“每糊因得减书囊”则透露出诗人生活中对物欲的淡泊,每当获得一些东西时,他都会减少不必要的积累。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而质朴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他对周遭环境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观察。
飞阁跨空起,凉雨永今宵。
梦浓便易惊破,帘外一丛蕉。
钿合金钗犹是,艾纳都梁灰未,魂断若为招。
自倚侧商调,分付隔墙箫。绕枝鹊,栖幕燕,此生劳。
缟衣绛袂,相望相慰说蘅皋。
偻指中秋来日,瞥影双星前夕,有路极天遥。
又恐西风紧,落木下萧萧。
正废池、乔木春光浅。费商量、好鸟枝头千万啭。
年华逝水流萍,梦影天涯远。
问辽东、鹤羽归来情何限。说不尽,关山怨。
付残拍、重摘清波遍。枯桐语,歌又泣,酒阵轻排遣。
料依然、新亭斜日,沧海孤舟,自倚危阑,望损江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