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剑与傅岩叟》
《送剑与傅岩叟》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ànyánsǒu
sòng / xīn

xiésānchǐzhàorénhánshìtiāodēngkàn

qiěguàkōngzhāizuòqínbànwèixiézhǎnlóulán

注释
镆邪:一作莫邪,古代宝剑名。
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
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给吴王(见《吴越春秋·阎闾内传》四),后以此作名剑代称。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
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
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翻译
三尺长的莫邪剑剑光耀眼,让人胆寒,试着挑亮油灯细细品赏。
这么好的宝剑如今只能空挂书斋与琴为伴,边敌猖獗却无法带着赴边杀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送剑与傅岩叟》。诗中,辛弃疾以"镆邪三尺"形容宝剑的锋利和寒光,暗示了剑的不凡品质。他将剑赠送给了傅岩叟,并告诉他可以将剑挂在空斋中作为琴的伴侣,不必急于用它去斩杀敌人(楼兰,这里可能象征着敌人或挑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妥善保管这把剑,等待恰当的时机而非轻易使用。整首诗充满了豪放而又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壮志豪情和对朋友的关怀。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客中遇雪不胜家山之思催晦庵写诗及书

旅枕骤疑风彻屋,晓窗还见雪填渠。

梅花未放腊前蕊,雁足浑无别后书。

故意谁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

赠言故愈绨袍赐,载路何须驷马车。

(0)

雨阴未解成长句

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

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

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

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

(0)

咏梅六首·其三

老眼从昏翳,高情未脱遗。

虽云谢能赋,政尔动相思。

彼自无妍鄙,渠宁可磷缁。

犹须藉名胜,相与厚襟期。

(0)

闰十一月十一日病酒不能扶头忽得成父弟书继又得叔异季承和诗偶成长句会有便先寄叔异季承

北风将雪昼成阴,冷屋閒窗偃卧深。

百虑欲醒还皎皎,白头高拥更岑岑。

诗从岭外来双璧,书自江东得万金。

得友似斯真足慰,有兄如我竟何任。

(0)

过分水岭二首·其二

不历闽山险,空云蜀道难。

有泉皆瀑布,无路不纡盘。

酒薄愁难破,诗成鼻为酸。

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0)

访梅殊未有开意

不惮朝寒起杖藜,问梅随往到山蹊。

枯根半死苔痕剥,细蕾深藏藤刺迷。

倚市悬知无正态,入空还恐见深挤。

幽居空谷端可愧,顾叹诗无老手题。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