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甫千年柏,西湖九里松。
共阴白石路,来接紫霞峰。
风韵笙簧杂,岚光衣袖重。
金膏遥可饵,时为制颓容。
新甫千年柏,西湖九里松。
共阴白石路,来接紫霞峰。
风韵笙簧杂,岚光衣袖重。
金膏遥可饵,时为制颓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于遇真宫附近的松柏林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新甫千年柏”,以千年柏树开篇,暗示了此处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古老而庄严。接着,“西湖九里松”则将视线拉远,引出西湖边的松林,增加了画面的广阔感和诗意氛围。
“共阴白石路,来接紫霞峰”两句,描绘了一条被松树遮蔽的白石小径,它仿佛与远处的紫霞峰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意境。这里运用了“共阴”一词,巧妙地将松树的阴凉与白石路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风韵笙簧杂,岚光衣袖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微风吹过,松林间似乎传来笙簧般的轻柔乐音;山岚之气弥漫,仿佛给诗人的衣袖添上了厚重的质感。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金膏遥可饵,时为制颓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金膏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珍贵的自然资源或精神上的滋养,诗人希望借此恢复身心的活力,保持青春与活力。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太行之山出关东,蜿蜒千里翔飞鸿。
高拱神霄卫琼宫,罗列万朵青芙蓉。
下临九陌佳气通,云蒸霞变烟峦丛。
开轩西望见一峰,螺黛窈窕当晴空。
营丘摩诘状难工,钱郎暇日时过从。
持杯揖翠豁心胸,醉呼一斗松液浓。
西青二字颜斋中,寒蛟秋蚓回笔锋。
山灵起笑拨云封,更催雨师洗山容。
落日晻映含夕舂,仰睇远色无终穷。
碧汉又见摩青铜。
兹行春未半,桃李旋成蹊。
番夷亦耕作,两牛扶一犁。
渐入古隘口,微雪风凄凄。
窄磴上不已,似欲穷天倪。
深厓壁如削,直下流青溪。
唐人设关处,湮没无由跻。
累累碎石明,隐隐哀猿啼。
勉旃率先路,夕日方平西。
祗命走闽服,崎岖敢易安。
纸船托微命,上滩复下滩。
上滩逆水怒,求进尺寸难。
片石扼我险,力费千篙攒。
下滩得水利,双楫如轻翰。
穿针与走马,一泻百里宽。
顺流虽云乐,触激无坚完。
滩师头易白,斗捷摧心肝。
上水既失利,小心事惊湍。
救堕愁脱手,引汲心胆寒。
釜悬船挂壁,溜急鱼升竿。
步步自牵挽,力尽终跻攀。
于此互乘除,得失如循环。
上滩与下滩,请君择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