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一渔人,岂是披裘客。
悄然倚孤舟,倒影寒潭碧。
终日求鱼鱼不得,笑他用拙钩何直。
心已灰,头半白,达观肯被一丝牵,何不将竿尽抛掷。
清溪一渔人,岂是披裘客。
悄然倚孤舟,倒影寒潭碧。
终日求鱼鱼不得,笑他用拙钩何直。
心已灰,头半白,达观肯被一丝牵,何不将竿尽抛掷。
这首清代诗人沈清正的《题清风渔隐图》描绘了一位独钓清溪的渔夫形象。首句“清溪一渔人”,简洁地勾勒出渔夫在清澈溪流中的孤独身影。次句“岂是披裘客”暗示渔夫并非富贵之人,而是朴素的渔者。
“悄然倚孤舟”描绘了渔夫静静地倚靠在小舟上,与世无争的宁静画面。“倒影寒潭碧”则通过寒潭碧绿的倒影,渲染出一种幽静而冷寂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终日求鱼鱼不得”,渔夫虽然日复一日地垂钓,但并未有所收获,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笑他用拙钩何直”中,渔夫以自嘲的口吻,嘲笑那些使用笨拙方法钓鱼的人,暗示自己虽方法简单,却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心已灰,头半白,达观肯被一丝牵,何不将竿尽抛掷”,表达了渔夫对世事看淡,心境已老,不再被世俗牵绊,甚至考虑放弃钓鱼生涯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夫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度思考。
结室面东湖,风来湖水香。
随意采菱舟,夤缘洲渚傍。
香静月色吐,清辉照中堂。
澹澹萤火流,泠泠竹露光。
络纬抱花啼,啼声亦何长。
邻女弄秋梭,竟夕灯火张。
晚田虞不给,馀布易我粮。
聊以赡儿女,非为成衣裳。
感此劳者情,终夜为徬徨。
湖波岂不艳,菱叶亦以芳。
刺多泥复深,采采中怀伤。
轩皇初授禅,弓矢事横征。
五十有二载,迁徙卫师兵。
迎日以推荚,盖天乃象形。
调历六术总,翼德七辅并。
设台图入梦,记言史载青。
染采辨章服,躬祀亲蚕耕。
桴浮制舟楫,蓬旋始服乘。
巢凤徵文始,游麟感木精。
蕊茹戒丹书,灵简涵内经。
化理乐华胥,端拱履升平。
空同访至道,一再如广成。
采铜神鼎就,骑龙云上升。
屈轶尚无㨿,乌号未可凭。
愚生千载后,惟闻歌德声。
海风西来天作苍,胡鹰爪吻如剑铓。
长飞万里不见雪,回依草木观四方。
妖狐黠?颇无数,或时人立直当路。
鹰也侧目若有思,世人那得知其故。
鹰乎鹰乎饥乃尔,水衡珍禽饱欲死。
卫公使鹤鹤不行,方信鹰扬当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