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楼望归》
《江楼望归》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0)
注释
满眼:满目,形容看到的全部景象。
云水色:云和水交织的景色。
月明楼上人:月光明亮照在楼上的人,形容夜晚的静谧。
旅愁:旅行或漂泊中的忧愁。
春入越:春天来到越地,越地古时为东南地区。
乡梦夜归秦:夜晚梦见回到故乡秦地,秦地指陕西一带。
道路通荒服:道路通向荒远偏僻的地方。
荒服:古代指边远地区。
田园隔虏尘:田园被敌人的战火所隔绝。
虏尘:指战争的烽烟,虏指敌人。
悠悠沧海畔:海边广阔无垠的样子。
沧海:指大海。
十载避黄巾:避难已经十年了,黄巾是东汉末年起义军的象征,这里代指战乱。
翻译
满目所见皆是云水的色彩,明亮的月光洒在楼上的行人身上。
旅行的忧愁随着春天进入越地,夜晚的梦境中回到了秦地(家乡)。
路途遥远通向荒僻之地,田园被战乱的烽烟隔离。
在漫长的海岸边,我已躲避战乱十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对故土的深切思念。"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和对故乡的向往。

然而,下两句"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却透露出一丝哀伤与无奈,可能是由于时局动荡,导致家乡路途阻隔。"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长期流离失所的悲凉情绪,其中“十载”指的是长达十年的时间,“避黄巾”暗示着诗人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或动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一面。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感旧

达宦吾乡旧罕闻,跻荣两禁止三人。

二公嗟已归长夜,一老知能得几春。

轩冕但堪遮俗眼,湖山正好乐天真。

不妨日日花前醉,已是行年及七旬。

(0)

挽梁尚书二首·其二

身在名卿数,人怀长者风。

爱民馀善政,富国著休功。

扬历周中外,哀荣极始终。

芝兰方竞秀,流庆看无穷。

(0)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十一

雨馀江色净,风过稻花香。

客里逢清旷,何妨且纳凉。

(0)

题遗直轩

二苏翰墨仙,同谪百蛮里。

时有田舍翁,结茅住行李。

迩来三十年,闻名辄掩耳。

天定能胜人,稍复蒙料理。

公卿寻断编,台隶藏敝屣。

败屋亦见修,变故乃如此。

开轩画遗像,凛凛有生气。

却恨封德彝,不见盛时死。

兄弟对床眠,此意孤一世。

骑鲸傥相逢,笑人真好事。

(0)

句·其二十三

三壤月临承露掌,九雏乌绕守宫槐。

(0)

杂咏六言八首·其八

卢老数间破屋,张公九尺长身。

容膝何妨啸傲,打头不敢欠伸。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