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辛酉除夕恭遇两宫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怀纪事仍用前韵》
《贺新郎.辛酉除夕恭遇两宫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感怀纪事仍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一岁将阑矣。怅年华、挽他不住,滔滔似水。

五十馀番婪尾酒,愁类今番有几。

蜡烛也、替人流涕。

痴绝客冬逢是节,盼征轺、尚冀人来此。

浑不道,竟成雨。栖迟只为君恩耳。

宁不念、茶香笋滑,铜官故里。

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

敢尚诉、臣饥欲死。

倘比黄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闺里。

虽病也,定然起。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作者在辛酉除夕之际,面对年华逝去、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

词中以“一岁将阑矣”开篇,点明时间的流逝,引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怅年华、挽他不住”,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哀叹。接着,“五十馀番婪尾酒,愁类今番有几”,通过饮酒消愁的场景,反映了人生的愁绪与苦闷。

“蜡烛也、替人流涕”,以蜡烛流泪比喻人的情感,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悲凉。紧接着,“痴绝客冬逢是节,盼征轺、尚冀人来此”,表达了在寒冷冬季中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浑不道,竟成雨”,转折处,以雨喻离散,暗示了计划中的团聚未能实现,情感上又增添了一层失落。接下来,“栖迟只为君恩耳”,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因皇恩而暂时停留的满足感。

“宁不念、茶香笋滑,铜官故里”,通过回忆故乡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的眷恋。最后,“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点明了自己因皇恩而获得的职位,同时也牵涉到了家人。

“敢尚诉、臣饥欲死”,表达了对可能遭遇的困境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皇恩的感激与忠诚。结尾“倘比黄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闺里。虽病也,定然起”,则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为了家人而坚强起来。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皇恩的感激,更有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都中次韵申季山

车马喧临十二门,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

(0)

湖外别业四咏·其一归洁庵

行藏自有意,非命亦非时。

洗耳笑心褊,折腰惭悟迟。

荣枯花上见,寒暑鬓边知。

独立衡门下,悠悠千古思。

(0)

下第

寸晷场中较尺寻,荣亲无路泪盈襟。

一贫谁过箪瓢巷,百口难宽儿女心。

昨梦重圆知误喜,平生失计为工吟。

近来文体尤趋薄,古道何由可语今。

(0)

白石潭

轻舟系石依蒹葭,春后清江便是家。

蓬底爨烟将稚子,共携渔网晒晴沙。

(0)

送孙立东游

诗笔知名曾苦刻,文章多难久飘流。

睢阳纵酒黄金尽,提剑东方暂一游。

(0)

忆馀杭十首·其九

长忆龙山,日月宫中谁得到,宫中旦暮听潮声。

台殿竹风清。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

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