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
本来无位次,何用强安排。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
本来无位次,何用强安排。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大圆觉”为喻,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人将自身的心灵比作“大圆觉”的伽蓝,意味着心灵的安顿与净化。通过“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重要性。
接着,“吃官酒,卧官街,当处死,当处埋”四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描绘,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这里“官酒”、“官街”并非实指,而是泛指世俗的享受与繁华,而“当处死,当处埋”则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坦然接受,不为外物所累。
最后,“本来无位次,何用强安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心灵本自自在,无需人为设定位置或规则,强加的安排只会束缚心灵。这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自然、顺应本性的思想,以及对超脱世俗、实现内心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