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
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
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
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
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
乌鹊到,喜何限。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
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
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
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
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
乌鹊到,喜何限。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贺新郎·萧山县署赘婿词》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温馨的场景。开篇以“正河阳花满”起兴,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接着用“秋水芙蓉”比喻新娘的美貌,形容其如出水芙蓉般娇艳。“赘婿淳于千里至”点明赘婿的到来,他才华横溢,已预先在齐苑题诗,增添了喜庆气氛。
“光生银管”赞美新郎的文采,“古署催妆开锦席”描绘了盛大的婚礼准备,锦席华美,紫罽铺香软,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接下来的“双盏暮,酌来浅”描述了新人对饮的场景,夜晚渐深,但欢乐未减。
“万条红烛烧将短”进一步渲染了婚礼的热烈,庭前的画扇遮挡不住喜悦,暗示着时光流转。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文人雅事,如“洗马文章当日事”,并称赞新郎的才情风流不减。最后,诗人祝愿新人婚姻美满,如同蓝田产的美玉,羡慕他们能共享此刻的幸福时光,聆听秦台悠扬的箫声,连乌鹊也为之欣喜。
整首词以花满河阳的春景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和典故,表达了对赘婿的赞美和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意蕴。
荆棘山中,风波江上,人间处处堪怜。
清净莲花,如何也堕情天。芷兰萧艾浑难辨。
愿东君、莫漫缠绵。镇无聊、梅子黄时,雨直风尖。
楼台镜里从头认,忽放怀一笑,万事云烟。
身是浮云,等闲易感因缘。
添香煮茗晶帘下,悔当初、轻负华年。
且消它、鸭绿鹅黄,浅醉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