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强柔弱,善恶分明,天地报应不同。
滥浊荣家,贞烈志德长贫。
清净无为妙道,被愚徒、返谤邪门。
怎理会,见修真上士,有若雠人。
高道猜为贼盗,把凶顽小辈,却做贤人。
马饰衣襟,具礼晓甚卑尊。
大家学些打懂,也胡来、讲甚人偷。
抹截了,换云袍簪髻,搭个头巾。
刚强柔弱,善恶分明,天地报应不同。
滥浊荣家,贞烈志德长贫。
清净无为妙道,被愚徒、返谤邪门。
怎理会,见修真上士,有若雠人。
高道猜为贼盗,把凶顽小辈,却做贤人。
马饰衣襟,具礼晓甚卑尊。
大家学些打懂,也胡来、讲甚人偷。
抹截了,换云袍簪髻,搭个头巾。
这首元代侯善渊的《声声慢》以鲜明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深刻洞察。开篇“刚强柔弱,善恶分明,天地报应不同”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暗示了因果报应的道理。接下来,“滥浊荣家,贞烈志德长贫”批评了社会风气的浮躁与不公,赞扬了坚守美德的人往往生活清贫。
“清净无为妙道,被愚徒、返谤邪门”表达了对道家清净无为理念的推崇,却被世俗之人误解为邪说,反映出世人的无知和偏见。“怎理会,见修真上士,有若雠人”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孤独和困境,他们被视为敌人。
下片“高道猜为贼盗,把凶顽小辈,却做贤人”讽刺了社会对真正贤能者的误解,而那些品行恶劣者却被捧为高尚。“马饰衣襟,具礼晓甚卑尊”形象地描绘了虚伪的礼节,揭示了表面的尊卑其实并不真实。“大家学些打懂,也胡来、讲甚人偷”揭露了人们在学习中偏离正道,混淆视听的现象。
结尾“抹截了,换云袍簪髻,搭个头巾”是对这些现象的无奈嘲讽,似乎在说,如果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或许只有回归最简单的装扮,才能真正体现内心的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辛辣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的沦丧,呼吁人们回归真实和真理。
君不见李广射虎如射兔,霹雳一声石饮羽。
又不见巨灵擘山如擘云,莲华万仞留掌痕。
精神入物物乃尔,笔端有神亦如此。
熙丰以来推善书,日下无双黄太史。
胸中八法蟠虹霓,峨眉仙人容并驰。
平生败笔冢累累,妙处不减磨崖碑。
吕侯好古兼好异,与字分身作游戏。
清潭错落印星璧,大泽纵横散龙蜕。
又如汉宫粉黛争婵娟,倚风顾影影更妍。
岂无硬黄官纸与临仿,画师写照非天然。
吕侯之子今诗仙,传家以此为青毡。
须防神物有时合,却逐六丁飞上天。
天风寥落海声凉,并入松涛作断肠。
人羡征西题翠碣,我怜方朔盗玄霜。
萧鸾十子难忘母,谢凤诸孙更累郎。
闻道平生劝偕隐,悔教花诰促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