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井梧,风渐紧。落叶吟虫相迸。
许多时节病恹恹,那更晓来浓冷。月华明,更鼓定。
可有玉楼人醒。小窗关了又推开,犬吠一帘花影。
吹井梧,风渐紧。落叶吟虫相迸。
许多时节病恹恹,那更晓来浓冷。月华明,更鼓定。
可有玉楼人醒。小窗关了又推开,犬吠一帘花影。
这首《满宫花·秋夕》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寂寥与哀愁。
首先,“吹井梧,风渐紧。”开篇即以“井梧”(梧桐)的摇曳和风力的增强,营造出秋夜的寒凉氛围,梧桐叶在风中轻摇,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
接着,“落叶吟虫相迸。”落叶与秋虫的相互应和,构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悲凉并存的场景。落叶在风中飘零,秋虫在低吟,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是生命的赞歌,也是对生命消逝的哀叹。
“许多时节病恹恹,那更晓来浓冷。”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主人公在多变时节中的身体不适和精神疲惫,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清晨更加浓重寒冷的担忧。
“月华明,更鼓定。”月亮明亮而静谧,更鼓声停止,夜色显得更加深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景的宁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最后,“可有玉楼人醒?”一句充满了哲学意味,引人思考。在这样的夜晚,是否有人能从这寂静中醒来,感受到这份孤独与美丽?还是说,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静谧之中,无法自拔?
“小窗关了又推开,犬吠一帘花影。”主人公在小窗前徘徊,时而关闭,时而打开,这种反复的动作象征着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而窗外的犬吠和花影,则是自然界的回应,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外界对内心世界的触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夜的景色、情感与哲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时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星出云之端,石在溪之浔。
天上地下相绝几百千万里,砚中安得有星点点明如金。
既非瑕掩瑜,又似徽在琴。
我疑星之飞流运动或不居,精采误落黟流深。
不然神灵悯恻学士久濡滞,故借光景资清吟。
或有感此理,杳默难推寻。
君不见虢山之石团团有桂在中象圆月,又不见庐江之石扶疏有木相樛为寒林。
无重言,但置寒窗笔札往古研于今。
大刚无睢睢,至明无阴阴。
君也能如此,是真金星砚之知音。
海北愁云无从裂,风如追兵雪如撒。
哀者老虎病无力,百尺泉源都冻绝。
山中牛羊竟不来,牙爪寂寂伤饥渴。
万里兵刃色惨悽,獐娇鹿倨豺狼悦。
安得肉食复如初,平地纷纷羽毛血。
一吼千年白日寒,群兽幽忧心骨折。
如今缠病未能兴,长戈硬弩无相杀。
世上青山不敢生,青山尽是狐狸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