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耶非耶?沽美玉、允须待价。
君不见、紫菌木槿,早开先谢。
骨相那堪麟阁画,泪痕欲向龙门洒。
笑贾臣、季子是何人,知予者。幸有个,东村舍。
记卧在,西窗夜。趁柳风柘影,鸡豚之社。
好梦直寻槐国蚁,閒情欲辩庄周马。
语儿曹、误我是谁行,残篇也。
是耶非耶?沽美玉、允须待价。
君不见、紫菌木槿,早开先谢。
骨相那堪麟阁画,泪痕欲向龙门洒。
笑贾臣、季子是何人,知予者。幸有个,东村舍。
记卧在,西窗夜。趁柳风柘影,鸡豚之社。
好梦直寻槐国蚁,閒情欲辩庄周马。
语儿曹、误我是谁行,残篇也。
这首《满江红》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紫菌木槿”、“麟阁画”、“龙门”、“东村舍”、“柳风柘影”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社会现象的隐喻。
“是耶非耶?沽美玉、允须待价。” 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美玉需待高价方能售出,暗喻人生的追求与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接着,“君不见、紫菌木槿,早开先谢。” 通过对比紫菌与木槿的早开早谢,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骨相那堪麟阁画,泪痕欲向龙门洒。”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价值与命运的探讨,将个人的际遇比作无法入画的骨相和欲洒泪于龙门的无奈,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笑贾臣、季子是何人,知予者。” 运用了贾谊和苏秦的典故,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身份和价值的反思。
“幸有个,东村舍。记卧在,西窗夜。” 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宁静、简朴的生活状态,与前面的激烈情感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趁柳风柘影,鸡豚之社。” 描述了乡村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通过“柳风柘影”、“鸡豚之社”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活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追求。
“好梦直寻槐国蚁,閒情欲辩庄周马。” 这两句运用了“槐国蚁”和“庄周马”的典故,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语儿曹、误我是谁行,残篇也。” 结尾处,作者以戏谑的口吻对年轻一代提出了疑问,同时也对自己创作的这首词进行了总结,暗示了作品的意义在于引发思考,而非简单的叙述或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满江红》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青花一片莹寒泉,中有毅魄嫠苍天。
大宋河山沧桑改,孤臣心事金石坚。
当年卖卜建阳市,麻衣血洗流成渊。
吞炭不复容三击,下帘何曾索一钱。
裯父宋父吊鸲鹆,东川西川泣杜鹃。
岂知历劫冰霜后,尚留人世文字缘。
辰阳太守亦可怜,老抱石兄喜欲颠。
三年膜拜悯忠寺,万里携将书画船。
书生痴绝例如此,称先道古口流涎。
不如尧桀两忘去,日摩顽石支头眠。
大师裹足蹁跹衣,佛手曾杀千熊罴。
飘然来归竹窗下,野鸟入掌呼晨饥。
浮云白日忽一转,粥鱼声长鬓毛短。
缘床鼠怯剑气腥,隔竹猿窥箭瘢满。
旄头星落白虎倾,亘亘宇宙当消兵。
海滨招鲁岂同调,午日吊屈斯平生。
呜乎男儿生为冤禽死作佛,生忆名山死归骨。
天都成云荡胸热,上升为星下作石。
枯残姓氏何足惜,自与此山同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