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八景·其八菱叶荡》
《秋江八景·其八菱叶荡》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疏疏弱荇引春波,簇露牵风日渐多。

消尽缘云秋水阔,夜船犹唱采菱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江上菱叶荡漾的美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

首句“疏疏弱荇引春波”,以“疏疏”、“弱”描绘出菱叶的轻盈与稀疏,仿佛在春日的微波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引春波”则将画面拉远,春波被菱叶轻轻牵引,仿佛整个水面都被这轻柔的绿色所覆盖,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第二句“簇露牵风日渐多”,进一步描绘了菱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露珠与菱叶相互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动态美。随着日光的逐渐增多,露珠在阳光下闪烁,更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第三句“消尽缘云秋水阔”,转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随着季节的更替,菱叶似乎也在经历着从春到秋的变化。这里的“消尽缘云”可能是指云雾散去,天空显得更加开阔,与“秋水阔”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这一句通过对比春与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最后一句“夜船犹唱采菱歌”,将视角拉回至夜晚,夜幕下的江面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在这样的静谧之中,却传来阵阵悠扬的采菱歌声。这歌声不仅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和谐。它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从春到秋、由日到夜的菱叶荡漾之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四季更迭,又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大侄秉瑜来自湖广·其二

五载长安寄客身,游踪知尔楚由秦。

乍逢不识生离貌,细语犹疑梦里人。

忆自孩提家遘难,忽相哀咽泪沾巾。

即今飘泊同衰老,乡国茫茫那问津。

(0)

吊岳忠武王

英雄血战奋蜺旌,雪耻忠丹贯日明。

不忌犁庭回二帝,忍教奸相坏长城。

魂骑箕尾归苍昊,地涌波涛走巨鲸。

从此中原终莫救,至今烈士恨难平。

(0)

送毛秋岑

野水经霜镜远空,西峰过雨翠崇隆。

正期蜡屐寻僧舍,无那蒲帆返桂丛。

昔日烟霞诗社在,扁舟蓑笠酒人同。

燕台应念羁愁客,翘首南云望雁鸿。

(0)

国进士云浦斋中检得骑都尉白鹤亭旧诗数纸笔意迥异时蹊即同过访二首·其二

宦途经蹭蹬,一笑拂尘襟。

霜重鸿飞远,山空豹隐深。

青灯终古业,白首访君心。

不弃他山石,乾坤是赏音。

(0)

题明复庵别业

官清成吏隐,卜室傍林间。

迹与市朝远,心随水石閒。

寻泉逢野衲,启户见青山。

时有故人问,灌园犹未还。

(0)

梦杨澍三

故人来我梦,告我家垂死。

同生百年中,半生已如此。

圣贤漠不援,诗书徒空纸。

怜君愧我贫,泪下不能止。

精诚结中夜,欲别情逶迤。

轻肥遍市朝,蹭蹬君独尔。

古调乏赏音,庸碌多知己。

男儿不惊人,等伦直无耳。

经纶起屠钓,勉力愿无已。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