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
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
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归乡的喜悦心境,表达了对故土亲情的深厚情感。开篇即明确指出,人到老年最大的乐趣在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和家乡。这不仅是对物质居所的眷恋,更是精神上的依托。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中的“九度”可能是形容归途的艰辛或距离的远近,而“寒食”则是一种古代寒冷时节的食品,或许暗示春寒料峭的季节。这两句表明了归乡之路并不平坦,但依然充满期待。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描绘出归乡后的具体环境,这个“故园”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园,更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寄托。这里的“池馆”可能是指家中的庭院或附近的水景建筑,而“东城”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是对故乡春天景色的描写。“四邻”指的是周围的环境,“梨花时”说明此刻正值梨花盛开之季,而“二月”则进一步限定了时间,表明诗人归乡时正逢春末初夏的美好季节。"伊水色"中的"伊水"可能是指某条河流或湖泊,它的清澈如同梨花的洁白,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美丽的家园图景。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不仅仅是因为喜欢那里的自然环境,还有许多老朋友和亲人的牵挂。这里的“风土”既包含了地理意义上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了文化习俗等非物质因素。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则表现了诗人在外奔波后归来的心情。“恣欢游”意味着外出时的自由和快乐,而“聊燕息”则是指归家后的轻松和休憩。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有官供禄俸,無事劳心力"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有着稳定的官职收入,无需为生活奔波而劳神费心。这在当时社会中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有固定收入且不用过度劳累。
最后,"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则是一种担忧和反思。诗人可能担心长时间的安逸平静会导致个人能力的退化,这里“优稳”指的是过于安稳,“微躬”则是形容身体或精力的衰弱,“销不得”意味着无法挽回。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风光、亲情和简单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于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