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悬清丽太虚,鸣鞭飒爽拂衣裾。
野花缀露溶溶润,村树经风渐渐疏。
人指青帘寻酒贳,鸟衔翠羽带烟梳。
诗成不用奚囊记,付与横空雁字书。
秋日悬清丽太虚,鸣鞭飒爽拂衣裾。
野花缀露溶溶润,村树经风渐渐疏。
人指青帘寻酒贳,鸟衔翠羽带烟梳。
诗成不用奚囊记,付与横空雁字书。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行走在秋日郊野的生动画面。首句“秋日悬清丽太虚”,以“悬”字形象地表现了秋日阳光洒在天空中的清朗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鸣鞭飒爽拂衣裾”一句,通过马鞭的响声和行者轻快的动作,展现了旅途的畅快与自由。
“野花缀露溶溶润,村树经风渐渐疏”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野花沾满露水,显得湿润而生机勃勃;村树在微风中摇曳,枝叶逐渐稀疏,展现出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指青帘寻酒贳,鸟衔翠羽带烟梳”则将视角转向人物活动。人们在寻找酒肆享受片刻欢愉,鸟儿则在晨光中忙碌着,衔着翠绿的羽毛梳理自己的羽毛。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人间烟火气,又融入了自然生命的活力,构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诗成不用奚囊记,付与横空雁字书”表达了诗人创作的自由与洒脱。诗作无需刻意记录,只需随心所欲地流淌于笔端,如同大雁在空中自由书写,寓意着诗人的灵感与情感如同自然界的美好一样,无需刻意追求,自会涌现。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朗宁静的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天海东北名尾闾,其深不可以千百万里拘。
重阴锢阳阴极处,有时飞出火龙珠。
上透天门转八极,阳光闪闪常如如。
如此春阳曾识否,勿为黄白贼徒枉奔趋。
我欲一来亭上坐,嵬琐么魔都扫除。
苓通砂砾化珍宝,两足快马翔天衢。
春阳春阳当自信,崆峒道士乃吾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