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关剑阁太岧峣,没马尘中自暮朝。
剩有琴书千里共,更无僮仆一身遥。
客衾澹定忘寒暑,乡信重翻破寂寥。
却忆故园诸弟妹,红灯聚语鬨深宵。
函关剑阁太岧峣,没马尘中自暮朝。
剩有琴书千里共,更无僮仆一身遥。
客衾澹定忘寒暑,乡信重翻破寂寥。
却忆故园诸弟妹,红灯聚语鬨深宵。
这首《客夜》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乡客居夜晚的心境与感受。
首联“函关剑阁太岧峣,没马尘中自暮朝。”以函谷关和剑阁的高峻险要起笔,暗示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孤独,同时“没马尘中”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从早到晚,马不停蹄。
颔联“剩有琴书千里共,更无僮仆一身遥。”转折至精神层面,诗人虽身处异地,但仍有琴书相伴,心灵得以慰藉。然而,“更无僮仆一身遥”又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孤独,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无人陪伴的现状。
颈联“客衾澹定忘寒暑,乡信重翻破寂寥。”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客衾”(客居的被褥)的“澹定”,表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适应与平静接受。而“忘寒暑”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淡然。乡信的“重翻”则在寂静中带来了温暖与慰藉,打破了孤独的氛围。
尾联“却忆故园诸弟妹,红灯聚语鬨深宵。”以回忆故乡的温馨场景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在深夜里,红灯下家人团聚的欢乐画面,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整体而言,《客夜》通过对异乡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艰辛时的坚韧与情感的复杂变化,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