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荆州所寄·其五》
《和张荆州所寄·其五》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明时未可废谭兵,壮岁宁容便乞身。

何人为向沙头去,凭仗慇勤一问津。

(0)
翻译
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废弃军事训练,壮年时代怎能轻易地选择退休。
有谁能够前往那江边,恳切地询问前行的道路?
注释
明时:太平盛世。
废谭兵:废弃军事训练。
壮岁:壮年时期。
宁容:怎能允许。
乞身:请求退休。
何人:谁。
沙头:江边。
问津:询问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属于豪放之风。首句“明时未可废谭兵”表达了作者对于国防不可忽视的忧虑,“壮岁宁容便乞身”则显示出年轻时就渴望报效国家的心志。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安全的关心和个人的英雄气概。

“何人为向沙头去,凭仗慇勤一问津。”这里的“沙头”通常指的是边塞或战场,“何人”暗示着作者对于能够前往边疆、沙场的人员产生了好奇和探询。诗人的提问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疑惑,而是出自对那位勇士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亲行沙场的无奈。通过“凭仗慇勤一问津”,诗人表达了对能够踏上战场、为国效力的壮士的赞赏,以及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关于战事的情报或故事。

整首诗充满了军事和英雄主义的色彩,透露出作者内心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豪情壮志。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样的表达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了一种时代精神。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叶大卿挽词·其二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0)

送治中杨司直

岷蜀古多士,声名争颉颃。

近代推三苏,奋发眉之阳。

君侯亦眉人,源委故深长。

少日随游宦,中年擅词场。

笑谈掇高科,步武联周行。

蟠胸富筹策,振羽方翱翔。

一朝遽勇退,万里还故乡。

名邦赞佳政,海沂还复康。

无计留君行,临分徒自伤。

我亦归旧隐,后会殊渺茫。

小儿获同升,此好固难忘。

流俗久颓敝,枨也焉得刚。

期君懋远业,志气常坚彊。

(0)

海陵书事

今古悠悠嘉上同,徒令客子恨无穷。

竹椽泥压清虚节,苇爨香殊忠厚风。

腾倚百年麋鹿外,波澜一日凤皇中。

可怜仙驭频来往,从此相传第几翁。

(0)

郡斋戏句·其二

一夫肆力能排闼,万旅无谋漫仰关。

成败是非今有底,忍将鞭扑作威颜。

(0)

水调歌头·其五戊申春陵用旧韵赋二词呈族守德远

人生如寄耳,世态逐时移。

浮名薄利能几,方寸漫交驰。

粗足生涯随分,到眼风光可乐,终不羡轻肥。

有志但长叹,无路且卑飞。恨年华,何去速,又来迟。

绿荫浓映池沼,縠浪皱风漪。

啭午莺声睍睆,滚地杨花飘荡,爱景惜芳卮。

此意谁能解,一笑任春归。

(0)

雁荡宝冠寺

行向石栏立,清寒不可云。

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

欲住逢年尽,因吟过夜分。

荡阴当绝顶,一雁未曾闻。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