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里近传旌节诏,故人新示柏舟篇。
少陵有妹犹同地,伯道无儿总付天。
一死苟延权子职,九原稍慰仗妻贤。
风酸月苦尝都遍,回首欢娱只二年。
闾里近传旌节诏,故人新示柏舟篇。
少陵有妹犹同地,伯道无儿总付天。
一死苟延权子职,九原稍慰仗妻贤。
风酸月苦尝都遍,回首欢娱只二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为张母袁孺人所作的节孝诗,通过描述张母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子女,坚守节操,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旌节”、“柏舟”等,寓意张母的高尚品德如同旌节般庄严,如同柏树般坚韧不拔。
首联“闾里近传旌节诏,故人新示柏舟篇”,以“旌节”和“柏舟”作为比喻,赞美张母如同旌节一般,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和威严;又如同柏舟,历经风雨而不倒,象征着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少陵有妹犹同地,伯道无儿总付天”,引用杜甫(少陵)与伯道(古代典故,指无子之人)的故事,表达了张母虽然没有儿子,但如同杜甫之妹一样,与子女同在,体现了她对子女的深厚情感和无私奉献。
颈联“一死苟延权子职,九原稍慰仗妻贤”,写张母在丈夫去世后,为了履行母亲的责任,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愿意坚持下去,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同时,她也期待在九泉之下,能够稍微得到妻子贤德的慰藉。
尾联“风酸月苦尝都遍,回首欢娱只二年”,总结了张母一生的辛酸与苦难,以及与子女共度的短暂欢乐时光。这句话既是对张母一生经历的概括,也是对她坚韧不拔、乐观面对困难精神的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张母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韧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敬仰之情。
盖山限华夷,夷水不得出。
涧壑相奋撞,竟朽此山骨。
想其初洞达,借势有神物。
臂开青石壁,黤黮乌龙窟。
奔流成长溪,岩洞寒突兀。
秉烛千步游,怪景才彷佛。
华发结乳顶,空翠谁扫拂。
石田耕未熟,石鼓响不没。
灵仙眇羽化,古庙凛纡郁。
我来庚伏初,弄水解缨绂。
清甘流渴肺,妙听含钟律。
两腋御泠然,回首叹飘忽。
云归龙泽寺,风引墨池船。
谁识行藏妙,空惊岁序迁。
从行矜壮齿,抚事叹华颠。
约略人间世,耆僧亦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