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戎马沸边声,曾出良筹助扫清。
六载倦游潜楚泽,一枝同折记栾城。
北门西府仍班缀,后雁前鸿愧宠荣。
两鬓星星吾老矣,看君重上赤墀行。
向来戎马沸边声,曾出良筹助扫清。
六载倦游潜楚泽,一枝同折记栾城。
北门西府仍班缀,后雁前鸿愧宠荣。
两鬓星星吾老矣,看君重上赤墀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答景严》。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景严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功绩的赞赏。首句“向来戎马沸边声”,描绘了战事频繁、烽火连天的景象,暗示了景严曾参与平定边疆战乱的壮举。接着“曾出良筹助扫清”一句,高度赞扬了景严在国家治理和军事策略上的卓越贡献。
“六载倦游潜楚泽,一枝同折记栾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景严多年在外奔波、劳苦功高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两人共同经历的岁月与友情。其中“一枝同折”出自《左传》,比喻共患难的情谊,而“栾城”则可能指代某地或某种共同的经历。
“北门西府仍班缀,后雁前鸿愧宠荣”两句,既是对景严当前官职地位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与友人共享荣耀的些许遗憾。这里以“北门西府”象征高官显位,“后雁前鸿”则以雁阵比喻追随者,表达了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最后,“两鬓星星吾老矣,看君重上赤墀行”两句,诗人以年华老去自比,表达了对景严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其中“两鬓星星”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赤墀”则是古代宫殿的台阶,常用来指朝廷,此处寓意景严有望再次步入朝廷,施展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功绩的颂扬,也有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画鸭香心暖。倚黄昏、岁残时序,漏长檠短。
官阁梅花开犹未,吹破一枝羌管。
念独夜、清尊谁款。
弹指春光天街近,渐东风、飏得红尘软。
吟拥鼻,数声缓。金梁此夕啼鸦怨。
黯消凝、旧山图画,不堪重展。
烟梦凄迷无寻处,多事彩云吹断。
算顾曲、心情都倦。
唤起青鸾归飞去,看樊楼、十二珠帘卷。
千里外,寄愁远。
记牵船胥浦,赁庑吴趋,胜地栖迟。
崇让坊边路,乍绣襦甲帐,甥馆相依。
春风海棠庭院,纤月写蛾眉。
算垆爇双烟,篆镌重壁,旖旎芳时。
比肩,曾艳说,尽拔钗搜箧,同度牛衣。
那识尘缘浅,恨瑶京一去,难返香帏。
寂寂海天清梦,肠断绣帘垂。
只回首凄迷,海涌山遥感鬓丝。
才人剩技,削玉团香,有得离奇如此。
绣岭宫前,苎萝溪上,一一倾城姝丽。更把繁弦倚。
似飞仙剑客,乘风游戏。
怨离别、青衫红袖,消向琵琶羯鼓声里。
沙石砉然惊,苦竹黄芦,暗啼山鬼。
省识红盐妙理,换羽移宫,堕尽关河人泪。
细数名家,晚唐南宋,漫说苏豪柳腻。海岳当年裔。
平分取、书画船中风味。
又证入、金荃兰畹,小山白石,天花乱撒。
珊瑚碎、酒边珍重乌丝字。
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
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
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
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
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
贯日长虹,绕身铜柱,天意留秦劫。
萧萧易水,至今犹为呜咽。
国色凝香,露华垂槛,苔痕欲上阶砌。
不就轻黄,还成嫩碧,接叶交柯无二。石家金谷。
供妙舞、珠珠浓睡。渲染春光好处,掩映一天空翠。
鱼子暮云微起,带蕉窗、几分凉意。
阿谁是、眉黛远峰如此。
倒挂岭南幺凤,莫藏影、花间觅花蕊。
芳草成裀,碧旗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