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三》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三》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仓鹒知阳春,乔木声关关。

白驹不食苗,奈此空谷寒。

昔有丹徒士,槟榔贮金槃。

富贵怀隐忧,无宁归故山。

(0)
注释
仓鹒:黄莺。
阳春:春天。
乔木:高大树木。
白驹:小白马。
苗:草。
空谷寒:山谷寒冷。
丹徒士:丹徒的读书人。
槟榔:一种植物,古人常咀嚼。
金槃:金盘。
富贵:富贵生活。
怀:怀着。
隐忧:隐秘的忧虑。
无宁:不如。
故山:故乡的山。
翻译
黄莺知晓阳春的到来,高大的树木间回荡着鸟鸣。
小白马不吃草,只因山谷寒冷空旷无食。
从前有个丹徒的读书人,把槟榔收藏在金盘之中。
虽然身居富贵,心中却怀有隐忧,最终还是选择回归故乡的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三)》。诗中,诗人通过对仓鹒鸟在春天鸣叫、乔木间回荡的声音,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到白驹(马)因寒冬而不食草苗,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人接着以“昔有丹徒士”引出历史典故,提及古代丹徒之地的士人,他们虽然身怀富贵,却怀揣隐忧,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向往。最后,“无宁归故山”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归隐山林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寄沙水诸舅

溪水清清漾碧沙,古松岗上是谁家。

年来闻得浮生计,闲辟污莱学种瓜。

(0)

赋归亭

陆贾通南越,黄金满橐回。

而今腰纵折,谁肯赋归来。

(0)

题饶平公馆

万山环绕一孤城,城外荒郊路坦平。

春煖祇看桃李灿,山深不见虎狼行。

俗同邹鲁皆归化,人乐农桑尽力耕。

更喜儒林多俊彦,年来桂籍共联名。

(0)

次童都堂题叶棠壁韵

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

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

(0)

偏桥以抵白泥有见而作

楚蜀风烟接,车书道路通。

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

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

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

(0)

宛转词

宛转复宛转,宛转曷云已。

寸肠日九回,寸心日千里。

君知兮不知,君心胡不尔。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